如何修一部好村志
地方志的修编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存的宋代地方志,就多达二十余种。元、明、清以来,各种方志更是数不胜数。根据著录对象的不同,地方志可分为总志、省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乡镇志、都邑志等。其中,村志的著录对象是最基层的农村。农村最靠近土地、最贴近人民,也最能反映我国基层国情。
现存最早的村志,是郎遂修订的《杏花村志》(康熙)。古代村志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少,近年来,各地鼓励村志纂修,从文字、图片上记录村史变迁、风土人情,新修编的县志、村志数量已远超以往历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由此可见,村志的发展,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村志修编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对一村一地影响深远,不能草率为之,要符合时代需求,要秉持严谨态度,更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
立足时代发展
因地制宜修村志
我国的县志编修历史幽远,村志大多模仿县志的体例。但是旧的县志体例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实际,因此,我们修编村志,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对旧有的村志、县志、府志,甚至是一统志,可以对其中涉及本村落的部分适当借鉴,但不可一概效仿。另外,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某些优势适当放大,对某些书无可书的部分适当减省。
同时,要注意梳理新时代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
实事求是
把握历史真相
地方志是微观的历史,要秉持严谨的态度,对历史保持敬畏。要认真对待收集的历史资料,仔细核对,保证引用的资料和数据真实、准确、可信,切勿出现胡编乱造、刻意美化的情况。
在修编村志时,有必要在凡例或文后说明借鉴、引用的文献,如某县志、某府志、某某书、地方碑刻、贤达口述等,必要时可以采取随文注的形式。
确定时间范围和收录标准
村志修编,要有标准意识
开始纂修前,首先要确定好村志收录的时间上限、下限。这对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诗文作品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对本村历史考据清楚基础上,如本村是明朝某年才建立的,就要以此确定时间上限,一旦超出时间上限便会闹出笑话。某些情况下,比如当地著名人物不多、材料单薄等,时间下限可以有所突破。但是突破下限不能随意,数量需要控制,否则会有体例不严的弊病。
其次,要有事件标准意识。村志修编的目的是将村中的大事记录在册,流传后世,这就决定了不能选录太过琐碎的事件,对人物的选择也要有标准、有衡量,不能泛收滥收。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08年印发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因此,对还在世的人,应尽量避免选录。
不贪大求全
要挖掘本村特色
村志最大的特点是著录对象小。相对于县志、省志来说,村落中发生的事件少、名人少、自然风景也相对较少,村志可以收录的范围就比较狭窄,内容篇幅自然比较小。所以,村志不能过于讲求规模、不能一味求大求全,否则将会落入“假大空”的窠臼。因此,高质量的村志,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挖掘本村最具特色的地方,求精,求出彩,打造地方文化标识,最大程度焕发本村活力。
比如,有的村以山水、旅游闻名遐迩,就应将山水景色、旅游业单列一章独立展示;有的村名人辈出,就应单独列一章人物志,讲述名人风采;有的村有举世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应将文化一卷大书特书,甚至可以将风俗、遗产单独一章展示,如《安阳县志》就设置了文物篇,专门讲述殷墟甲骨。放大村庄优势是村志最重要的任务,应在村志修编前就抓住重点,才能有的放矢。
确定村志的主要内容
村志的主要内容是不固定的,形式也并不固定,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展现本村落的文化、精神等风貌,将本地最具特色的部分展现出来。在放大本村特色的前提下,也要对村志的其他部分合理安排。基本的分类安排应涉及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1.地理卷
地理位置是村落在自然中的名片,因此,要将本村落现在的具体方位准确标出,必要时可以借用地图。同时,要介绍本村落的行政区划及其历史沿革。
这一部分还应包含本村落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湖泊、地质、土壤、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记录等。如有水利工程等与地理相关的设施、事件,也可一并收录。
2.政治卷
此卷内容可以涉及村委会的诞生与历任选举情况、村内群众组织团体,若内容稍显单薄,也可将地理卷中的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划分至此类。另外,还可以涉及民兵、战争等历史情况。
3.经济卷
经济卷可以按一二三产业分别展开,主要涉及本村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村落主营的产业并不一致,因此,对某些产业可以直接忽略不写,主要描述本村的优势产业即可。
4.文化卷
文化部分向来是史志、地方志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出彩的部分,需要重点把握。
文化卷修编应视本村的具体情况,可以涉及古今著名人物、文学作品、教育与学校建设、民间艺术、民间故事、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新闻、卫生医药、体育等。文化卷的名称可以灵活变化,比如许多村志、县志将这一部分(章节)定名为“教科文”类等。
如果本村的古今著名人物多,其文学作品等也较多,可以单列一卷,分为“人物卷”,对村内著名人物及其成就重点展示。但要注意,对古人的籍贯故里,学术界一般能考证到县级单位便已难能可贵,大多情形下,很难精确到村,因此,村志收录古人,操作时应谨慎。对籍贯考据不清的古人,不要随便收录。但村志可以收录现当代的著名人物,尤其是为村庄作出突出贡献的乡贤、模范、烈士等。简述其生平事迹,若有较高水平的作品,也可以随人附录。
若村庄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村落,历朝历代均不乏围绕该村的赋诗作文,作品较多,也可以再分一卷“艺文卷”。按照文体分类,文体下按时间排序。如《杏花村志》便收录大量题咏、辞赋、宸翰、文章,篇幅较大。当然,“艺文”收录的主要是本村人的文化作品,可以收录质量精良的诗词歌赋、碑刻、曲艺、书法、美术作品等。
如本村有比较重要的文物古迹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也可以单独一卷展示。
5.社会生活卷
本卷主要涉及村庄的人口发展与构成、民族、宗教、方言俚语等。如果村内人口有较大的姓氏家族,可以简单讲述宗族故事,或列入大姓族谱。如果村内有少数民族聚居的情况,也要一并说明。
6.建设卷
修编村志要展现新时代风貌,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进程加快,各地农村的基本风貌都出现了较大转变,因此,可以单列一章重点展现新农村的风采。这一卷内容可以涉及村内的道路交通建设、水利建设、邮电通信建设、新农村房屋建设、脱贫攻坚过程及其成果等。
秉持专业态度
让村民参与其中
许多县志都列有“大事记”,或将其单独作为一卷置于书前序后,讲述历代本地发生的大事,如建县、行政变迁、重大建筑及机构的建立等,篇幅不长,以事件为纲,以时间为序排列。村志如也有意列“大事记”,篇幅要短,可以简略记载,切勿堆砌琐碎事件。
村志前应列“凡例”,说明本书的体例及其他应说明的情况,如上文提到的参考文献、分章结构、时间上下限等都可以在凡例中一并说明。在新的拍摄和印刷技术支持下,村志的呈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旧县志中的图表都可以用新形式来呈现,也可以选择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进行配图说明,尤其是在大事记、地理、文化等部分中。
村志修编时,邀请专业的地方志专家指导编纂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修编村志,应根据专家建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形成适当的篇章结构;聘用专业人员及地方乡贤等人组成编委会共同修订村志;也要积极发动村民参与进来。同时应于村志中以序跋的形式,将参与修志的人员列出,并简单讲述修志经过。
以上所说,是对村志修编的一些专业性建议,当然,还不够全面。打造一部村志精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考察中形成专业性方案,群策群力才能襄盛举。而且,下一步也有很重要的工作,比如,怎样通过推广村志打响村庄名声,怎样借用村志树立地方标识和标杆,如何利用村志吸引更多资源助力村庄发展等问题,仍需要继续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