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风俗习惯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百姓一方风情。随着地域开发、社会进步,吴江东部的民情风俗,在龙泾沿袭流传:有传统的岁时节令,有日常的生活习俗,有交际的礼仪风俗,也有陋俗恶习。
一、岁时习俗
(一)春节
大年初一,为农历一岁之首,是民间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午夜零点始,每人长了一岁。为祈求新的一年有好兆头,家家户户都燃放爆竹,并抢在一年的最先时刻零时燃放,以求新的一年事事领先、处处吉利。信奉神佛的人会赶往庙宇去争烧头香,向佛祖祈求、祷告、许愿,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康、福运。清晨起来,先要到河港边去提两桶水,意谓“有进水”。早晨起身要穿戴新的衣帽、鞋袜,从头到脚一身新。接着泡喝糖汤,早餐要吃加放白糖的“灯圆”,以示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这一天不作客、不扫地、不倒水、不动刀,意表财气不外流,合家生活和美。亲友、邻里见面互相问好,共祝新年愉快,相处和睦。近年,也有些人家年初一就开始走动作客的。
年初二起,各家各户开始走亲访友,作客拜年。用丰盛的酒菜及茶点招待亲戚朋友,表达亲谊之情。年初五“路头生日”(即财神生日),家家户户都要焚香点烛,燃放爆竹,迎神“接路头”,办酒设宴请客,称为“路头酒”。年初一到正月半,除了亲友间同庆共贺,还盛行赌博,设局牌九、麻将、扑克、骰子,玩乐之中忘却时辰,常常通宵达旦,为害非浅。
正月半过后,春节新年已过,人们开始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劳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尊重民间习俗,十分重视传统节日。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规定春节放假3天。9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安排连同双休日,形成连续7天的春节长假。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工作的人,大多仍要按传统习俗赶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旧时,村上都要集资请剧团在此日演戏,夜晚“闹元宵”,各家要置备各式灯笼、火把,入夜点亮,或悬挂,或手提,以示欢乐庆祝。是日,各家各户都要制作糯米“汤圆”,或肉馅,或豆沙馅,当作早餐、晚餐,以表万事圆满,团团圆圆。90年代始,人们大多直接去商店购买食用。是晚,村上有“放野火”、烧田财的习俗,待天黑点燃火把,在田头奔跑叫唤:“炱炱田角落,亩收三石六”,祈求年内有个好收成。此俗谓烧荒耕种,既给人以乐趣,又利于除虫灭病,至今民间仍沿袭此俗。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一般人家都要磨粉蒸煎“撑腰糕”,因糕、高同音,寓高寿、高升等佳意。说食用此糕有强身健腰功用,可免劳作时腰酸背疼,此俗仍沿袭至今。
(四)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在每年阳历4月5日(或4日)为正清明。节日或节前数天,各家都要去祖先坟上祭祀“扫墓”,以表悼念。新丧人家一般都选择“清明”正日为亡故者举办落葬入土仪式。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人们在扫墓同时,还能领略田野风光,此谓“踏青”。
新中国成立后,村上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当地烈士墓地开展祭扫活动,敬献自行编织的花圈,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三月半 与三月二十八
三月半和三月二十八是农村传统节讯,旧例村上要搭台演戏,称“草台戏”。不少村民会摇船赶往周庄、莘塔等集镇去看戏,凑热闹。
(六)立夏日
立夏日,又叫新生日。是日,人们有称重习俗,传说可免疰夏。还时兴吃鲜嫩清香的青蚕豆,算是“时鲜货”。学校的学生还盛行到郊野烧豆饭,被称“烧野米饭”。不少人家还爱做“麦芽塌饼”。
(七)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旧称“端阳节”。各家按俗都要吃黄鱼、黄鳝、咸鸭蛋等应时菜肴,饮雄黄酒,煮雄黄豆,裹粽子。午时,在屋内点烧苍术白芷,门口挂插菖蒲、蓬艾、连梗、蒜头,以避邪驱毒。今民间仍保留吃粽子、烟熏除害等习俗。端午节前后,农村进入晚稻插秧农忙季节,不少年轻人在入夜后,会点燃火把去“照火鳝”,改善生活。
(八)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俗称猫狗生日。气候进入盛夏,人们常把猫、狗抛入河中洗浴。民间有吃面条的习俗,并形成口头禅:“六月六,买条面来落一落。”此俗至今仍然流行。石佛浜民间还津津乐道石佛偷吃面条而形成村名的故事。还流传“六月六,晒得鸭蛋熟”的农谚,家家户户可以借此强烈光照曝晒衣服,以免虫蛀霉变。
(九)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乞巧节”,传说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亦是民间传统的情人节。人们在夜晚有遥望天河(银河)及牛郎织女两星的习俗。此时正值盛夏酷暑,历代传承有吃西瓜解暑渴的说法:“七月七,买个西瓜切一切。”盛行至今。
(十)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古称“中元节”“亡人节”,俗称“鬼节”。各家各户在节前都祭祀祖先,新丧人家则更要以“羹饭”祭奠新亡人。此俗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已废,“文化大革命”后,此祭祀祖先之举又有恢复。
(十一)七月卅
农历七月三十,相传是管辖阴曹地府的地藏王菩萨生日。入夜各家在门前、路上点烛插香,谓之“烧地藏香”。此俗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涉迷信而废止。现年轻人对此俗已不甚清楚。近年,又有人在承袭点烧地藏香的习俗。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八月半。值此佳节,家家户都要购置月饼、鲜菱、芋艿、瓜果等时令食品享用。入夜,家家设案,点香燃烛,供斋月宫,悠闲“赏月”。在品尝月饼、果品同时,大人会给小孩讲述“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遥祝远方亲人的平安、健康,祈求今后全家生活会像月亮一样美好圆满。中秋佳节前,亲友间常互赠月饼,小辈们则更须购买月饼,孝敬父母或长辈。新中国成立后,馈赠、品尝月饼的习俗仍然盛行。近年来,给亲朋好友赠送月饼已成为增进感情的方式,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逢此中秋节,给员工发月饼和水果,以鼓励职工积极性,给老年人发月饼以回报社会。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旧时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意寓“老人高(糕)寿,小孩长高(糕)”。此时,新糯米刚收,还流传烧吃糯米饭的习俗,留下“九月九,糯米饭烧来韧绉绉”的谚语。1988年始,重阳节被称“老年节”,表达人们对老人的敬重。近年来,龙泾村还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福利及娱乐活动,让老人老有所乐。
(十四)冬至节
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有冬至日,为三大“鬼节”之一。节前各家各户都要置备菜肴郑重祭祀祖先,称“敬上祖”。当年有丧亡人家,更要举办祭奠仪式,称“新冬至”。民间有称“冬至大如年”之说,流传“长到冬至夜”、“睏觉要拣冬至夜”的俗语。冬至开始,气候转入寒冷,又流传“冬至起九”的说法,表示数九寒冬开始了。
(十五)小年夜
农历十二月廿四,俗称“小年夜”。家家户户都有做团子的习俗,旧时,各家还要“献灶”,“献灶”后,还要“送灶”,以敬灶神。相传此日系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之日。今做团子习俗仍然盛行。是日前,一般人家都要搞卫生,谓之“掸烟尘”,有除晦气,干干净净过新年的意思。并自此起办“年货”,以迎新年。
(十六)除夕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又称“大年夜”。民间讲究过年礼仪,家家都备足丰盛菜肴,要合家欢乐团圆吃“年夜饭”。凡外出亲人都要赶回家团聚过年。年夜饭菜肴讲究“口彩”以图吉利。如蹄子意提之(升高),肉圆喻团团圆圆,鱼为年年有余(鱼),粉丝谓长长利市,青菜则青有彩头。饭后长辈要给晚辈(一般是未成年)“压岁钱”,又叫“百岁钱”。是夜各家灯火通明,全家围坐品茶叙谈,等待子时,名谓“守岁”。是夜,家家都要鸣放爆竹(即放高升),辞旧迎新。爆竹声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几乎会是通宵达旦。欢庆中意味新的一年将步步“高升”。随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鸣放高升的同时,还燃放各种礼花焰火,夜空五光十色,蔚为壮观。
二、生活习俗
龙泾村民的生活习俗主要表现在衣(穿着服饰)、食(饮食习惯)、住(房屋居住)、行(车船使用)上。
(一)衣着
衣着服饰源于衣料。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人会取用不同的衣料来制作服装。旧时流行土布,龙泾一些人家纺纱织布,称作“杜经布”。有白色、格子、条纹等不同坯布,经染色形成不同颜色。平民人家以此布料制作衣裳,有身份地位或家境条件好的人家则选择丝绸、毛麻来缝制衣裤。清末民初,乡村集镇始现“洋布”,花色品种繁多,质地光表细洁,讲究的还有呢绒毛料,以此制作衣服就很有气派。
旧时,衣服款式单纯,按男女性别及四时季节来分。男式的大都是对襟衣衫、折腰裤。按季节变化在夏季穿单薄短衫裤,春秋穿夹衣裤,冬季穿棉衣裤。农村还流行作裙,男子脚穿布袜(后改穿纱袜)及玄色圆口布底鞋,下地劳作则穿自行编织的草鞋、蒲鞋,甚至赤脚。雨天头戴斗笠(也称箬帽)、身穿簑衣(有草编、棕编)或手撑油纸(布)伞,脚穿蒲鞋。冬季则穿蚌壳棉鞋或芦花蒲鞋。女式的都是斜襟衫裤或长裙,色调较为鲜艳,脚穿绣花的搭襻鞋子,少数裹脚妇女还有穿尖头的小脚鞋子。民国时期,穿着服饰以人们的地位、职业和身份区分。
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变化较大,人们穿着都比较朴素大方。男性分别内穿白衬衫、灰衬衫、西式长裤;外罩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色泽以蓝、灰、黑为主,比较单调。冬季则头戴八角帽、呢绒帽;年轻女性则头包花毛巾,年老的则系色调单一的头巾。“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盛行草绿色的军装、军帽、军鞋,仿制的服饰把年轻男女装扮成军人模样。70年代中期,服装面料常用维尼龙、涤纶、涤棉等化学纤维织物,色泽鲜艳亮丽,穿着挺括。男式上衣又重新流行传统的中山装、青年装。直到80年代后期起,男女外装逐渐流行西装(也称“洋装”)、连衣裙、呢大衣、滑雪衫、夹克衫,紧接着是运动衫、牛仔服、羽绒服。衣料也逐渐追求质优价高的真丝、皮革、呢绒,款式也适时变化翻新。随经济状况改善、收入水平提高,流行起款式新颕时尚的品牌服装及保暖舒适的耐克皮鞋。年轻女子的服饰则更加靓丽,又配以入时的高跟、半高跟皮鞋。服饰衣着已无明显城乡差别。在籍学生则穿着同一款式的校服。
(二)饮食
龙泾是以农为主,栽种水稻的地区。人们日常主食大米。一日三餐,或一粥两饭,或两粥一饭。旧时,人们生活水平差异大。富有人家鱼肉荤腥,不足为奇,菜肴讲究时鲜口味;普通人家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平时比较俭朴,只在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客人时,才舍得破费,吃鱼肉鸡鸭;贫困家庭,饮食清苦简单,青菜萝卜,蔬菜为主,螺蛳蚬子算作荤腥。
农村中通常都要腌菜、制酱,家家备有菜缸、酱瓮,作为日常主要菜肴、调料。流行的俗话是:“呒啥吃头,摸摸菜缸,黄瓜咸菜,家常便饭。”
三餐之外,家中会依时俗自制各类传统点心。有:团子、粽子、方糕、面饼等,也有去商家购买各类糕点:炒米糕、状元糕、云片糕、定榫糕(寓意“定胜”)、月饼、酒酿饼、鸡蛋糕、袜底酥、老爷饼,用在正餐之间,辅以充饥。
民间口味鲜美独特的传统菜肴有:红烧蹄子、方肉、红烧鳗鲡、鸡笃面筋、黄鳝咸肉面筋汤、糖醋鳜鱼、银鱼炒蛋、塞肉田螺、菜花鱼(即塘鳢鱼)炖蛋、八宝鸭、八宝肚等等,均属菜中上品,一般都是逢年过节享用。改革开放后,人们依家庭经济条件及口味喜好,选择菜肴荤素搭配,吃食讲究营养配套、口味鲜美。平时家庭餐桌上的菜肴是荤菜天天有;逢年过节或操办红白婚丧事宜则更为丰盛。餐桌也由传统的八仙桌改用圆台,讲究冷盆、热炒、大菜,诱人的菜肴堆满圆桌,操厨师傅的烹饪技艺愈益精熟,饮喝的酒类也渐趋保健高档。除少数特困人家,一般家庭的饮食已与旧时富有人家相差无几。
喝茶是历史悠久的生活习俗。先前,人们饮用的茶叶,通常是红茶、绿茶两种,清香味醇。茶叶的档次高低差异甚大。各依家境条件不同选择优拙。人们除了在家中自备饮品以外,还比较流行串门请吃“阿婆茶”。此习俗由来久远,传承至今。常是中老年妇女在农闲时分,或逢年过节、或操办家事期间,自集茶会,轮流主办。一般都招呼、唤请前场后宅、东邻西舍或交往密切、情谊较深的阿婆们,聚集家中客厅或厨房,喝茶闲聊,谈天说地。主家备有佐茶食品,早先通常是腌菜、酱瓜、酥豆,兼有糕点、熟食之类。随生活水平提高,还买上糖果、瓜子、蜜饯、糕饼、水果之类用以佐茶,显得更为客气、热情。聊天内容多、话题广,天南地北,所见所闻,有家庭琐事,也有趣闻轶事,漫无边际。此“阿婆茶”成为气氛温馨和谐的家庭社交方式,一直沿袭下来,传承至今。男性老人有“吃早茶”习惯。通常是早上起来在自己家里煮水泡茶,独个儿喝茶吸烟,有时伴以茶食糕点,静心饮喝品尝,修身养性,思索生计。也有人早上起身,洗漱后出门去邻近的集镇茶馆,泡上一壶茶,边喝边聊,藉以与茶友交流信息,沟通联络,称之为“聆市面”。返回前顺便为家里采办一些物品以供需用。新中国成立后,茶馆店及茶客相应减少,人们大都改为在家饮用。近年来,人们饮茶一般选用绿茶,很少用红茶。对茶叶的需求档次渐高,大多热衷于春季新茶。
(三)住房
旧时,农村的住房大都是砖木结构,屋面大都是“四落戗”(也称“额六舍”),中间一间称“客堂”(或叫厢屋),东、西次间作卧室或厨房,也有人家在次间前接“横屋”,或后接“拖梢”。建造时,木柱、木架、木梁构成框架,再砌砖墙,盖瓦成屋。少数富有人家则择地建造墙门,内有厅堂和石板或砖铺天井,两侧有厢房或过道沟通前后。龙泾举人厅就是高厅大厦,屋宇连绵,宅第宽敞,冬暖夏凉。中产家庭,大都亦有自己房屋,客厅、卧室、厨房齐备。居住条件也较优裕。贫苦人家则住房狭窄简陋,甚而搭建泥墙草房居用,条件甚差。农村住房平房为主,少见楼屋,大都是自有房屋。一般是面南坐北建造的三开间“七路头”或“九路头”(“路头”指进深所架的梁数)。屋前一般都有场地,面南朝阳,用于堆晒各类物品。70年代起,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建造的住房大多是搁梁摊瓦的“硬山头”平房,大多是“五路头”“七路头”。80年代中期起,随经济好转,收入增加,逐渐掀起楼房热。翻建、新建简易楼房日趋普遍。1990年前后曾达高潮,所建楼房高大宽敞,白墙黑瓦,通风采光,美观大方,讲究实惠。不少人家的场地浇混凝土水泥场,并在四周建了围墙,显得更为安全实用。居住面积及条件逐渐改善。90年代中后期起,富有人家陆续起造别墅楼房,房顶为庑殿式(四落戗),屋面取用紫红色琉璃瓦(陶瓦)铺盖,外墙贴上马赛克或瓷墙砖,内屋依各自需求不同,讲究装潢配置。既享受舒适,又富丽堂皇。
(四)出行
龙泾为水网地区,荡漾河港甚多。以前,人们外出走动常会遇到荡漾江河,会有不小麻烦。亲友间走动,或是上街买卖物品,不是靠船只就是靠两腿步行。动用船只,划船的工具主要是橹、桨和竹篙,把橹摇船、借风张帆是行驶的重要方式。凡步行则要往来于阡陌之间,逢河过桥或摆渡。外出行走往来的办事效率极低。20世纪70年代,农船改装成机动船,安装抽水机成冲水机船,或装上螺旋桨成挂机船,用机动船行驶方便不少。随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自行车逐渐普及起来,农村的阡陌小道被加宽成可以骑自行车甚至是摩托车的乡道。并不断的改良、加宽、加固,大大方便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走动往来。90年代,为发展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修筑公路,使公路替代了村间乡道,深入到各行政村,甚至是自然村。人们外出行走不再依靠船只或步行,而主要依靠骑驾车辆。从自行车到摩托车,进而发展为汽车。民间已流传这样的说法:“60年代靠船和腿,70年代用机船,80年代自行车,90年代摩托车,20世纪末期小汽车。”进入21世纪以来,自行车家家有,摩托车普遍有,小汽车不稀奇。不会用车的老人、妇女或儿童,想外出往来,乘坐公交车也方便。
三、礼仪习俗
人们生存、繁衍中,社会交际时,不断积淀文化底蕴,要求交往之中讲求礼节仪俗。世代盛传并沿袭的礼仪习俗主要有婚嫁、生育、丧葬、其他习俗。
(一)婚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是人类生存繁衍、世代相传之大事。旧时,婚姻包办的居多,大都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习俗操办。
1.提亲
多是男方父母先有意图,或者是媒人认为两家门户相当,比较匹配,竭力撮合,经男方赞成,便央请媒人去女家“提亲”。经女方应允后,将婚嫁女子的姓名和农历出生时的天支地干编排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辰)交由媒人送达男家,称为“发帖子”。经阴阳先生测字算命推定,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即无“冲撞”“相克”,便可确认双方可以攀亲。新中国成立后,媒人被称介绍人,用生辰八字算命定婚姻的现象逐渐消失。随时代进步,媒人会在女方应允后,陪同女方前往男家看亲,了解攀亲男子的长相、气质及家境状况。或经介绍人传话,男女相约在一定时间、地点见面吃茶,甚至吃饭。
2.定亲
在男女双方都同意婚事以后,男方要委托媒人去女方送聘金、饰物等彩礼,俗称“担小盘”,女方收受礼物称“纳彩”,男女双方婚事自此不能轻易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行婚姻法,定亲时一对新人要拍双人照,也称结婚照。相当多的人家在定亲之日还要设办酒席款待亲戚朋友以庆贺,事后还要给亲友乡邻送发糖果、糕点,告知婚姻关系已经初步确定下来,此谓“定亲”。
3.通信
定亲后,男方要确定结婚日期,委托介绍人通知女方,叫做“通信”(旧称“启话”)。男方要备足彩礼,重礼重金,由媒人送往女家,此谓“担大盘”。女方收受亦称“纳彩”。通信后,男女双方都要筹备喜事。男方要粉刷新房,置备大件家具,布置装饰房间;女方要置备床上用品等各种嫁妆物品,随生活水平提高,男方“担盘”的数额越来越大,女方陪嫁的嫁妆档次也越来越高。主要由男女各方家庭的想法和经济实力来决定。
4.请酒、送人情
新人举行婚礼前个把月,双方家长要提着糕点、礼物逐家走访亲戚,发送请柬,告知确切的结婚日期,相邀前来吃喜酒。被请人家则要送“人情”。“人情”大都是礼金,也有送物品的。若不往请酒或请酒后被请人家不送人情,则表示亲戚关系“断了”,自此不再来往了。本地的自族亲戚,称“本家”,都是事先告知。往往都是口头通知。
5.结婚
人称结婚为“好日”,是结婚礼仪中最隆重的活动。前一天,男方要请厨师、邻居筹备菜肴、用具、礼品。至亲及远道亲戚要提前来协办喜事,此谓“隔夜落桌”。女方则在亲友帮助下,打点备理新娘的一切陪嫁物品。正日早晨,男方要准备“花轿”或扎彩亲船,随媒人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来回路上,会有贺喜的乡亲凑热闹,用竹竿、长凳拦住迎亲,或在河浜中用船横阻讨亲,索要“彩头”(通常是指香烟、糖果,甚至红包),此谓“拦亲”。结婚当天,是新娘人生中最风光的一天。出嫁之前要梳妆打扮,修面画眉,穿吉服(嫁衣)、戴珠冠。旧时,迎亲彩船到达后,新娘要用红巾盖头,逐个向长辈道别。母亲热泪送女,女儿哭别母亲,当地人称之为“哭发”。然后由兄弟抱上亲船或花轿。彩船或花轿在启行、返回男家或到达,离开女家时都要鸣放爆竹,以信号示欢庆祝贺。新娘迎到男家后,新郎新娘要在客堂举行婚礼仪式。在主婚人、证婚人主持下,司仪(掌礼先生)高唱婚礼仪程,先参拜天地、再跪拜父母、后夫妻对拜,最后新郎新娘手牵着同心结的红绸带,在男女傧相引导下送入洞房(婚房)。进入新房后,新郎要用秤杆为新娘挑去红盖头,俗称‘挑方巾’。然后用餐,吃“同台饭”,喝“交杯酒”。民国时期,新娘“盖红头巾”之俗渐被取消。婚礼酒宴中,新娘在喜娘搀拌下,挨个拜见并尊称男方长辈,长辈则要当场递送红包,称“见面钿”(或“见仪”)。新中国成立后,大都由婆婆引领着新郎、新娘给客人敬烟敬酒,逐个“叫应”亲戚,年辈长于新人的各房亲戚都要送上“见面钿”。饭后,亲友、宾客一般都要认新房,夜晚还要“闹新房”。此时嬉笑打闹,不受长幼辈分限制,正如当地流行的戏言:“三朝新房无大小,八十岁公公可在床上豁虎跳”。婚礼第二天,新娘的兄弟到男家去探望,称“望朝”。男家要盛宴款待舅郎。“望朝”之意,表示男女亲家自此要常来常往,保持亲密情谊。小夫妻新婚三天后要去女家作客,称之“回门”。“回门”之日,新郎新娘要衣冠整新,双双提着厚礼,去女家拜见岳父母及女方亲友,这是女家最为热闹的一天,酒席之间,新郎要对女家长辈亲戚一一“叫应”,并接受女方年长者给予的“见面钿”。
随时代变化,讨亲方式也有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一般不用“花轿”了,仅用“亲船”。即使邻居也不能走路步行,必须要用“亲船”迎娶。60年代中期起,移风易俗。多数人家为节省开支,简化了结婚程式。酒席通常只办一天,且男女两家安排在同一天。新娘兄弟的“望朝”,一般都随讨亲后前往。新婚夫妻的“回门”则安排在下午,晚上在女家吃“回门酒”,当晚即返回新房。70年代后,亲船多动用机船。改革开放后,随生活提高,结婚当天,新娘一般要去美容店烫发、化妆。90年代前后,时兴小轮船或小轿车、面包车,组成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多数还请人拍照、录像,酒席婚宴也大多备在酒楼、宾馆。
6.做女婿
做女婿,也称“入赘”,女家称讨女婿。一般是男方家庭弟兄多且经济条件差。婚姻形式与女子出嫁大致相同。喜事由女方主办。旧时赘婿被人歧视,男方入赘后随女方改姓。后来逐渐可以不改姓,但子女大多仍随母姓。
7.“两头挂幡”
男女双方在定亲时说定,结婚时到两家“拜堂”,这叫“两头挂幡”,意即“兼祧两家”后嗣。
8.并亲
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抚养,将未成年的女儿或儿子送给另一家,称作“养媳妇”或“养女婿”,到成婚年龄,主婚人家邀亲戚朋友、邻居,置办酒席以款待,当众宣布结为夫妻。
9.换亲
换亲家庭一般经济状况都比较困难或身体有缺陷,难以为儿女操办婚事,经双方家庭商定、媒人说合,将一方的姐弟或兄妹分别与另一方的兄妹或姐弟成亲,来完成两个家庭间子女的婚事,被称为“换亲”。
10.寡妇改嫁
旧时,已婚女子在丈夫死后成寡妇,一般要“守节”,不再结婚。若改嫁再婚被视为耻辱,且各式礼俗也被取消,只能悄悄走上男家。改嫁给小叔(丈夫的弟弟)的称“叔接嫂”。若有男方上门婚配寡妇的,叫“钻火井”。
11.冲喜
已有婚约的男女双方到了成婚年龄,在男方病重时,为达到消病除晦目的,举办婚礼,谓之“冲喜”。抑或男方父母或母亲突然丧亡,由媒人出面经女方同意操办婚事,亦称“冲喜”。“冲喜”意欲以“喜气”冲除病痛和晦气。此旧俗传承久远,往往要牺牲年轻女子的利益,使其深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被废止。
12.抱牌位做亲
有婚约的男方突然死亡,女方仍要履行婚约。在男家手捧未婚夫牌位跪拜结亲,终身守寡,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13.纳妾
旧时婚嫁中有“纳妾”(也称“娶姨太太”),一般流行于富户人家或有权势的人凭借财势娶小老婆。主要有二种情况:有正室没有生子,为传宗接代,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理据,另娶老婆延续后代;少数有财势者喜新厌旧,娶年轻女子成妾。
14.抢亲
男女双方本有婚约,且到成婚年龄,男方没有经济能力操办迎娶婚事,与媒人商定,派亲属前往,将新娘劫持到男家,拜堂成亲,使“生米煮成熟饭”,造成婚姻事实,女方也只得顺其自然。
(二)生育
旧时,民间生儿育女视为家庭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喜事。特别是新媳妇生头胎,尤为隆重。接近临盆,娘家至亲要来“担糖”作客,置备红糖、胡桃、鱼肉、鸡蛋、粽子等食品及初生婴儿穿着的毛衫、抱裙、尿布等物品前往祝贺。主家则要设筵席礼待客人,并将收受的粽子之类熟食分赠给邻舍,以预报喜讯。“担糖”之俗今仍沿袭流传。旧时,产妇生育大都在自己卧房,接产的妇女称“老娘”,都凭经验接生,缺乏医学知识,产妇生育会有很大风险。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中期起,卫生部门培训了一些助产士,承担各村的接生工作。70年代中期后,产妇大多去医院作产前检查,并在医院分娩,提高了安全系数,避免了风险。婴孩满月时要剃头(即理发),办满月酒。称“做满月”。出生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要“做端午”。亲戚都要备糕点、粽子等食品及婴儿物品(鞋帽、衣衫之类)赠送。婴儿周岁时,主家又要举办仪式招待亲戚。80年代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出于对独生孩子宠爱,操办孩子的周岁生日更讲究排场了。
(三)丧葬
丧葬为人之终事。新中国成立前,以棺木土葬居多。俗话说:“买棺盛殓,入土为安”。丧事仪式的操办有简有繁,取决于死者的身份地位及家庭财力。其排场有“三朝”“五朝”“七朝”不等。操办的程序却大同小异。
1.报丧
死者家属将死讯通告亲友,称“报丧”。“报丧”一般由“自屋里人”帮忙,向亲友告知死者的死亡情缘及后事打算。
2.遗体整理
死者家属雇请“土作”和剃头师傅为死者理发、擦洗、穿戴,然后转放到客堂(厢屋)的板门上,头南脚北,用白布覆盖全身。
3.灵堂吊唁
丧家在客堂(厢屋)布置灵堂,家属披麻戴孝或身穿白衫白裙,迎候亲友前来向遗体行礼(跪拜或鞠躬),配偶、女子及至亲女眷须在遗体旁啼哭一场,以表内心悲痛与对前来吊唁者的回应。停丧时间一般为3天,也有5~7天的。死者的晚辈要身穿白衣或腰系白带守护灵堂,通宵陪夜,还要请和尚念经为死者“超度”。
4.出丧(也叫出殡)送葬
停丧期满,遗体移入棺材,加盖定榫。然后,灵柩由雇请人员抬往墓地(也有抬至船上再运往墓地)。棺木一出大门,要掼甏以驱鬼魂、除晦气。一路上吹鼓手吹打哀乐,亲戚朋友悲啼随行,直到棺材落葬为止。1968年起,移风易俗,提倡“火化”新俗,改土葬为“火化”遗体,丧家将遗体装入灵柩,用车船运往火葬场,待遗体火化后,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带回,待清明或冬至再择地树碑埋葬,或去苏州、同里等地的陵墓管理处购置墓穴安放骨灰盒。90年代起,在各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下,建造了安放骨灰盒的“安息堂”,并由专人管理,使农村殡葬有序改革。不少人家都选择就近存放骨灰盒。
5.做七祭奠
出殡回来要设灵台(俗称座台),上置遗像、牌位(今安放骨灰盒、花圈)、焚香点烛,供奉拜祭亡灵。从死者丧亡之日算起,每7天为一个“七”,直到第7个“七”,共49天才告“断七”。每逢“七”日,丧家都要“做七”,备酒菜、水果、糕点在死者灵台前祭奠。其中“五七”最为隆重,一些人家还要延请僧人(和尚)做佛事,超度亡灵。新中国成立后,丧礼简化,丧事简办,骨灰盒安葬,通常是选择清明或冬至正日操办。
(四)其他习俗
婚嫁、生育、丧葬外,家庭中会逢有其他需要庆贺之事,形成其他习俗。主要指做寿、建房、进屋、认亲等活动。
1.做寿
老人寿诞要举办一定仪式,叫“做寿”。60岁花甲,儿孙小辈会设酒宴为老人庆贺,并依辈分次第向寿翁寿母拜寿。大户人家更是场面热闹,放爆竹、点红烛、饮寿酒、吃寿面。亲友都要携带礼品祝寿。寿翁寿母则要给小辈发放百岁钱。做寿人家要向邻里分送寿面。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淡却。80年代后又逐渐时兴。普通人家即使不搞隆重的做寿仪式,但在老人逢60岁、66岁时,小辈要敬送蹄子以表孝心并祝健康。到老人80岁高寿,儿孙小辈则会操办做寿仪式。此敬老习俗仍然流行。
2.建房
建造房屋乃“百年大计”,被看作重大喜事。主人要择吉日破土动工。工程进入上梁阶段要举行庆贺仪式。“把作师傅”架梁,把扎有红布悬挂万年青的正梁上放到山墙后,要高登大梁,手端大盘,把盛放在盘中的馒头、糕团、钱币从大梁上散抛下来,让众人纷抢,同时鸣放“高升”(即爆竹),这就是“抛梁”,是建房中最重要的一环。此日,亲朋好友要携带礼品礼金前往祝贺。主家则要设宴款待亲友及泥木工匠,吃“上梁酒”。此俗在80年代前,曾一度淡化,后又逐渐恢复。村民建房,事前要办好建房审批手续,常采用“双包”或“单包”方式,请有合格资质的建筑单位或工匠建房。
3.进屋
新屋落成,主人要择定日期进屋。是日,要邀请亲戚朋友盛宴款待,表示答谢,并庆贺自己大功告成。亲戚朋友均要馈赠礼品礼金表示祝贺,女方至亲还要烧送有各类物品的“藏饭”以祝家业兴旺。2000年后,随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亲友赠送的礼物及主家的答谢也越显奢华。
4.认亲
认过房亲是一种认亲方式,沿袭已久。传说是可以减少孩子的疾病周折,免受灾难。相认以后,孩子要在过房爷娘家连续吃满三年“年夜饭”,才算正式成为过房儿子(或女儿)。认亲以后,逢年过节或适逢婚嫁,要像亲戚一样热络往来。也有孩子病痛磨难多,常求神拜佛,便过房给菩萨,祈求保佑。旧时,农村中有不少人甚而随姓菩萨以表虔诚。新中国成立后,过房菩萨者已绝迹,民间认过房亲的也减少了。80年代后,攀认过房亲者又逐渐增多。
第二节 宗教
民间信奉流传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一、佛教 道教
佛教、道教本属两个不同的宗教体系,在起源、教义、服饰形态、活动礼仪、供奉对象诸方面,都有所区别。从龙泾的庙宇、庵堂看,两者是合而为一的,且流传历史悠久,信者甚众。明清及民国时期,龙泾村农村中就有庵堂、庙宇,以供信神佛者祭拜。
龙泾境域各自然村落最初形成的时期,村民都以农渔为业。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一旦适逢天灾人祸,便无法与之抗衡,只能祈求上苍和佛祖神灵,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或者是供奉求告历史上有功德并得道成仙的功臣名将保佑庇护。村民中有些人信奉佛祖菩萨、各路神仙,常会前往寺庙烧香点烛,叩头跪拜。在度过灾难后,则感恩戴德,赶往寺庙、庵堂,进香敬奉,捐金酬神,吃斋素食,许愿还愿,表达自己赤诚的心意。个别人还把神像、佛像请到自己家中,点香敬斋,成为信教者。
寺庙、庵堂是佛教、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据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吴江志》及清光绪八年(1882年)陶煦《周庄镇志》载:龙泾村有城隍庙、东嶽庙各一所,吴家埭村有法华庵一所。都属于道教庙宇。
庙宇及庵堂供奉的神像大都是属于道教信奉的各路神仙。真正的佛教徒及道教徒在龙泾地域为数并不多。大多数的信众、村民,对佛教、道教只粗知一二,他们进庙烧香拜佛,敬奉神灵,是不去区分佛教还是道教,佛祖还是神仙的。城隍庙、东岳庙、法华庵所设的神佛常合在一起,信奉者烧香常根据自身状况需要,选择相关的神佛,进行主祀或配祀。形成庙宇庵堂神佛合一和进香信众佛道合一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龙泾村的东岳庙、吴家埭的法华庵均成为当地公产,佛像、神像被毁。信教的和尚、尼姑都还俗返乡,改行别业。宗教活动一度中止。
道教崇信的始祖是太上老君,即太白金星。自李唐起,把创始人太上老君视为李姓远祖。当地建造的庙宇、庵堂,为吸引信奉者,效学老子(名李聃)修炼、得道、成仙,以求长生不老。龙泾的东岳庙的宗教活动,经营设备主要有:罄司、匾钟、木鱼、铜铃、朝板。1964年9月5日,莘塔公社对各大队的庙宇、庵堂进行登记时,龙泾村的东岳庙、吴家埭村的法华庵已被用作村上小学校舍、大队木工厂及生产队库房。
80年代,国家贯彻并强调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人们被束缚的思想重又活跃起来。善男信女,特别是农村中的中老年妇女,在寻找精神寄托中,又逐渐开始了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每逢农历初一、月半,会到周边农村或集镇的寺庙中去烧香拜佛。有的还自发推举“香头”领队,组织进香。逢春天或节日,开船或租车去苏州上方山、杭州灵隐寺等地,烧香拜佛,观看佛祖“开光”,“神仙显灵”活动。
随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事业开发,佛教、道教的信奉者有逐渐年轻化的态势。善男信女则利用去外地寺庙烧香点烛、唱喏叩拜、求神许愿之便,外带旅游各地景点。
二、基督教
起始,龙泾地域有些人在身处贫病窘困之境时,自力无法抗衡侵扰,盼望上帝能给予保佑、救护。当遇有外地他乡的基督教信徒前来传“福音”,送“爱心”,给予关切、探望、帮衬、资助时,便倍感温暖,渐渐相信上帝的“恩赐”,成为基督教信众、慕道友,并参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做“礼拜”、聚会、读《圣经》、唱《赞美诗》。在活动中听传道,潜移默化中接受耶稣《圣经》的教义,信奉“神”的力量,上帝的“奇妙”,进而在教堂办理“受浸”仪式,加入组织,成为基督教徒。信仰被尊称为“主”、“神”的耶和华(即耶稣)。
1981年,经吴江县政府批准,芦墟基督教教会“复堂”,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此前,龙泾的基督教徒仅寥寥数人,形单影只,原来常去外地(青浦、金泽等地)参与宗教活动。自芦墟“复堂”后,就转到芦墟教堂参与活动,接受“主”的爱,耶稣的恩赐。
在改革开放中,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基督教徒在社会上重又活跃起来。他们传播《圣经》教义,传送“福音”。民间弱势人群中有些人受到影响,信崇耶稣的人增多,成为基督教的“慕道友”。参与芦墟基督教教会宗教活动的人数较快递增。至2015年8月,龙泾村共有基督教徒44人,其人员在自然村的分布:龙泾11人,石佛浜5人,吴家埭9人,任家湾5人。星期天,教徒去往教堂做礼拜。另有龙泾村基督教徒在芦墟教堂外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员14人。教徒间都以弟兄姐妹互称。
教徒做礼拜、聚会时的主要活动是:学《圣经》、听讲道、谈见证,还向上帝祷告、忏悔、认罪,在钢琴伴奏中唱赞美(诗)歌,组织乐队排练表演节庆文娱节目,或对教徒的婚庆前往贺喜。教徒间交流沟通,议心得体会,定期安排对贫病人员进行探访、慰问,被称为“牧羊”。凡教徒丧逝西归,灵魂“升天”,教会则安排乐队奏乐,文明送葬。
三、天主教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天主教由苏州传入吴江的黎里、同里等地。光绪二十九年,黎里建造了天主堂,为吴江县本堂,称“大圣若瑟本堂”。此后,天主教广泛传播,使吴江各地相继设立分堂。莘塔也设立天主教堂。从此,天主教渗透到农村,也传到龙泾、吴家埭等地务农村民中。2015年,龙泾村共有天主教徒5人,其中龙泾4人,吴家埭1人。信徒崇奉的是一体三位的天主。
天主教信徒大多识字不多,了解经文只能口传默记,理解教义也只能在长期中潜移默化。
天主教活动中,场面隆重的有弥撒、重大节庆、瞻礼朝圣。信徒大多去外地活动,或黎里、或苏州、或松江佘山,参与外地教会的宗教活动。按天主教教义,婴幼儿出生即可随父母入教。至今,教徒的主要活动是定期逢主日(星期天)去黎里做礼拜,参与神父主礼的弥撒,在教堂聆听《圣经》、诵经、唱圣歌。每年要参与四大瞻礼节,即:圣诞节、复活节、圣母升天、神圣降临。逢每年的5月1日,教徒会由吴江市天主教爱国会莘塔组组长费玉华、吴江市天主教爱国会副秘书长杨小兔组织领导,负责联系,进行天主教的宗教活动。或往黎里天主教堂礼拜,或聚集去上海佘山,参与朝圣活动。
第三节 方言 (录入视频)
“十里不同乡,三里不同音”。龙泾村地处吴根越角,语言有吴韵之味,属吴方言范畴。
方言的相同与差异,与千百年来设定的行政区划、水陆交通有很大关系。龙泾村地域北靠周庄,南连莘塔。村民到莘塔或周庄镇频繁,受两镇影响很大。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还是语言交流,都息息相关,十分融通,造成语言、词汇与周庄、莘塔“相通”。龙泾村民世代传承的口语方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也十分贴切,是龙泾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于此,粗略收集一些龙泾一带的方言词语,以保留、传承先辈的历史文化。
一、词汇
龙泾村民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流中,会使用的方言。这里按词性作选择性的记载和解释。
(一)名词及名词短语
日头——太阳 贰朵——耳朵 家主婆——妻子
姆妈——母亲 囡五——女儿 日头里——阳光照到的地方
热天——夏天 麦须——近视眼 春上里——春天
眼窝珠——眼球 霍显——闪电 平箕——船上的活动盖板
寒上里——冬天 胡咙头——喉咙 节头干——手指头
年夜头——除夕 节头印——指纹 昨日子、昨伲子——昨天
前日子——前天 拜姆——妯娌 郎中——医生
舍姆娘——产妇 老鬼——内行、行家 哈场化——什么地方
今朝头——今天 小毛头——婴儿 小百戏——孩子
明朝——明天 好日——结婚日 舅佬——妻子兄弟
后伲头——后天 上昼——上午 下昼——下午
日里——白天 头绳衫——绒线衫 杜细——子女、小辈
夜头(里)——晚上 背褡——背心 活狲——猴子
铜钿——钞票(纸币) 镬子——铁锅 盘缠——路费
头颈——脖子 樯子——桅杆 百响——鞭炮
长生果——花生 弯转——河虾 水产——河蚌
滴蛛——蜘蛛 铁鎝——锄头 铧耖——铁铲
壅壮——肥料 雷响——打雷 黄萝卜——胡萝卜
坑棚——旧式粪坑 老破絮——旧棉花胎 洋火纸——火柴
白果——银杏 脚踏车——自行车 弗松——身体不适
嘴干——口渴 花语头——花蕾 外世——外边、外面
鸡头粟——玉米 脚馒头——膝盖 里厢——里边、里面
(二)动词及动宾短语
讲张—-谈论、闲聊 闶—-藏
撺坏板—-说坏话,挑拨离间 嚼死话-—说粗话、脏话,开玩笑
轧苗头—-观察 戳壁脚-—恶意中伤别人
出枪花—-作假,耍花样 创家当-—置家产
掼纱帽—-甩手辞职不干 打回票-—被顶回来
光火—-愤怒、发怒 吃夹当-—夹在中间两头受责
吃赔账-—承担赔偿责任 潮面——洗脸
沉杀—-淹死、溺水而亡 串档—-合谋使坏
插蜡烛-—人生病或车船抛锚机械故障 潮浴—-洗澡
落搀—-起床、起身 白(勃)相-—玩耍、闲逛
触霉头—-遇不幸事 坍台-—丢人、丢脸
吃半夜饭-—吃夜宵 变戏法-—玩魔术
拌嘴舌—-争吵、口角 穿绷—-事情被揭穿
歇夜—-收工、下班 汰衣裳-—洗衣服
翘辫子-—指人亡故 值钿—-宠爱
淘讪—-开玩笑 牵头寸-—借钱
弄松—-捉弄、戏弄 老掉—-死去
朝(回)头-—告诉 打相打-—打架
厾脱——抛掉、丢掉 会钞—-付款结账
掉勿落-—放不下(心) 轧头-—理发
吃官司——判刑坐牢 吃豆腐-—戏弄调笑(人)
吃妈妈-—吃奶 开缺—-挖开堤岸缺口
落脱—-丢失 发寒热-—发烧
收梢—-结束收尾 穷迸绷-—拼死争斗
寻吼思-—故意找碴,借事抬扛 鼻头朝北-—人死躺在板门上
伴蒙蒙-—捉迷藏 窠里反-—内讧
巴结—-讨好、献殷勤 跹跟斗-—前滚翻
豁虎跳-—双手着地,侧身翻转 竖翘子-—身体倒立
难为—-花费大、无计划 弄勿落-—(事局)没法收场
反装斧头柄—-故意歪曲事物原貌成另态 吃生活-—挨揍
(三)形容词及短语
野发发—-言行出格过分 得神—-高兴愉快,心中得意
瞎缠三官经-—胡搅蛮缠 卖相好-—(指人)漂亮
体泰—-坦率、闲适、从容 原生—-囫囵、完整
豁酿异(特)-—事情不妙 木而搁置-—反应迟钝
恶形污状-—行为手段恶劣到极点 交交关关-—许许多多
少里出见-—难得看见 恨尽切骨-—痛恨之极
来煞勿及-—匆忙、来不及 宽舒—-空间大、感舒畅
奥糟—-心中不暢、不称心 邋遢—-肮脏
一天世界-—到处都是、不可收拾 刁钻促掐-—奸猾狡诈
七欠—-不严肃、不正规 推板—-差、差劲
眼睛啼白式-—受吓惊呆样 眼热—-羨慕、眼红
希出百怪—-怪异得出奇 忒—-太
异奇出骨—-骨子里异常出奇 盎勃让僵-—事处弄僵状态
脱头落配-—办事不认真,东西不完整
(四)代词
唔(奴)-—我 唔堆(卡)-—我们 那(堆)-—你(们)
伊(奴)-—他 伊拉—-他们 哈人—-谁
唔葛—-我的 勃人家-—别人 合(葛)个-—这个
家(介)个-—那个 介面—-那里 合搭(葛浪)-—这里
实茄—-这样 自家—-自己 奈哈—-怎样、怎么
几化—-多少 哈个(葛)-—什么 奈哈弄法-—怎么办
(五)副词、介词、数量词
勒拉—-在 齐巧-—恰巧、刚巧
冷皮煞热-—冷不防出现 弗—-不
证讲—-真的 一塌括之-—总共
呒不—-没有 作兴—-也许、可能
豪燥—-赶快 才是—-都是、完全是
勿要—-不要 夹忙头里-—正忙之中
场(尚)怕-—恐怕 一歇歇-—一会儿
一眼眼-—一点点
二、俗 语
民间的思想交流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形象化语言,涉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蕴含丰富宝贵的哲理。这些语言已习以成俗,并在表达中能引发人们的思索、联想、发挥,增强表达效果,被称为俗语。这里,在记述同时,对其内涵作简略注明。
若要好,大做小-—长辈为求和谐,屈意迁就儿女、小辈。
呒苦勿来钿—-想挣钱就得勤劳,甘愿承受辛苦劳累。
铜钿眼里跹跟斗-—钻在金钱上打主意的人会施用法术、手段去挣钱。
铜钿银子骗杀人-—受钱财诱惑而深受其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比自己好的相比显得不够、差劲,跟比自己差的相比,则显宽裕、富足。
缺个洞来地里钻-—喻指羞惭自愧,无处容身,意欲回避却无法躲藏。
名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师傅有名,徒弟才会艺高;父亲严格,儿子才有恪守孝道的美德。
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自身走正路,就不用担心身影的歪斜。
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经常磨夜作、吃半夜饭的人,会过度劳累,影响健康,缩短寿命。
吃勒白相,坐吃山空-—好吃懒做,即使家庭富有,也会吃穷吃尽。告诫人要勤劳。
冷在风里,穷在债里-—人穷是有难以清偿的债务。前句是后句修辞引语。
巧媳妇烧不出无米饭-—媳妇即使乖巧能干,没有米粒也烧不出饭来,会无能为力。
满饭好吃,满话难讲-—正告人们说话要留有分寸,不要把话说死、说过分,就会失却挽回余地。
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说阴冷、刺人的话,会使人比吃冷粥冷饭还难以忍受。
大算勿算小算-—不往大处着想,只打小主意、小算盘,常会失去大的利益、好处。
一只碗勿响,两只碗叮当-—产生“叮当”声响的矛盾双方都有碰撞责任。
做生意勿着一朝,讨家婆勿着一世-—婚姻娶妻是关系人生一辈子的大事,远比做生意一朝一夕获利重要得多。
相骂呒好口,相打呒好拳-—激烈争吵中没有斯文礼貌的话,出手争斗中就会有伤害对方的拳脚。
恶人先告状—-恶毒阴险的人尽管理屈,但会先发制人去说坏对方。
寒天冻煞懒汉-—勤劳多动会身子发热,懒惰少动冬天会感十分寒冷。
揿牢牛头吃草-—喻强行让人做不愿干、不想做的事情。
捉个虱来头里搔-—喻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倒运黄狼拨勒鸡啄杀-—喻时运不济时,会命丧在能被自已轻易凌辱呑噬的对手中。
爷有娘有,勿及自有-—爷娘尽管富有钱财资产,还不如自己富有,可以自主支配。
棒头上出孝子,筷头上出忤逆-—父母严格管教,子女才会孝顺,若一味宠爱,子女则反而不孝,违逆父母。
六月债,还得快—-事情来得快,刚不久的事很快就有报应。
造房子看梁,讨家婆看娘-—娶妻要看重对女儿颇有影响的母亲的操守德行,与建造房屋要注重屋梁优质一样。前句是后句修辞引语。
面皮老,肚皮饱-—不知羞恥的人宁愿丢失脸面去追求不该得的利好。
为人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不做违背道德良心的坏事,就是夜半有人敲门,也会心地坦荡,毫不受惊。
穷穷穷,屋里还有三担铜-—富人即使家道中落,陷入穷困,但在家里破烂中还能捡出三担铜的价值。
千穿万穿,马屁勿穿-—阿谀奉承者善于向人讨好趋奉,使受之者乐意舒坦,忘乎所以。
死要面子活受罪(累)-—爱慕虚荣者为脸面光彩而吞受麻烦、损害。
水火无情勿饶人-—水、火虽能造福人,但又常会无情给人带来灾祸。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不听有丰富生活经验人的奉劝,常会造成眼前的苦楚。
有理无理,出勒众人嘴里-—事情的理由曲直要靠大家(公众)来评判。
人人要脸,树树要皮—-是人都会顾及脸面,是树总要有外皮才能存活。
盲子算命,瞎话连篇-—瞎子给人算命,说的是连篇假话,以谎言骗人。
扶勿起的阿斗-—借三国刘阿斗(蜀汉后主刘禅)故事,喻受精心扶助、大力帮衬的人,最终令人失望,不成气候。
金窠银窠,弗及屋里狗窠-—自己家里尽管建筑设施不是很好,也比条件优越的寓所在感觉上要安逸、温馨。
热心人招来是非多-—热心助人者常反给自已招来不少麻烦。
偷鸡勿着蚀把米-—偷鸡贼以米食诱鸡,鸡没偷成反亏折了诱鸡的米食。喻坏事没成反亏折。
砻糠搓绳起头难-—办事情、学技艺会开头没根底、基础,而感觉困难。
亲兄弟,明算账-—指经济账目要笔笔力求清楚,即使像兄弟样亲密的关系者,相互间也要明了往来中的账目状况。
绣花枕头一包草-—外表好看像枕头绣花,内里却藏着一文不值的茅草。喻外面美丽,内在虚空。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佛像镀金显神采,人与佛一样,需要穿着得体衣服才能显现神气,让人羡慕。
牙齿痛大病,呒人来问讯-—牙痛病常会被人忽视为算不了病,即使十分疼痛,也不会有人来关切讯问病情。
搀人搀到桥上,摆渡摆到江中-—指帮扶人家半途而中止,不能有始有终帮助到底。
忘记大,自吃苦-—健忘的人记忆力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苦恼。
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吞吃食物若狼吞虎咽,吃再多也不能辨别味道好坏,吃食不多而能仔细品味,就能吃出好滋味来。
开店容易守店难-—经商开店,投资是容易的事,但盘算谋划长期经营以谋利是不容易的。
见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胛嘴也歪-—他人挑担,旁人是体验不到担子的轻重,但自己肩担则会感到担重而经受不起。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指善于听辨声音中隐含的另一种声音、意思。
狗眼窝珠看人低-—喻势利人会以势利狗眼,以貌视人、示态。
兔子不吃窠边草-—喻行凶施恶欺人,也不能侵害邻舍周边的熟悉人。
口说无凭,立纸为据-—任凭嘴巴空说,是没有依据的,必须书写在纸上才能作为凭据。
迟来吃厚粥-—迟来慢到,运气好反可以吃到厚粥,享受优惠待遇。
嘴唇两爿皮,翻来翻去都是理-—指能说会道。靠嘴巴正面说、反面说,都总是有理的。
人心隔肚皮-—人深藏在肚皮里的内心念想,总会让人捉摸不透。喻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桥归桥,路归路-—指事情的两方各归各,互不牵涉。
石灰叉袋,到撘白搭-—喻指败业之徒每到一处总把事业搞坏搞垮。
猪头肉,三勿精-—技艺、学问都只粗知一二,但都不甚精明。
心定自然凉—-暑热之下,只要心情安定,就会感觉凉爽许多。
百步呒轻担—-挑着不重的担子走长距离的路,也会感觉担子不轻。
好记性勿及烂笔头-—尽管记忆力强,也不如遇事用笔墨记载的强。
犟到底,苦到死—-偏执倔强到底,最后会以吃尽苦头告终。
六十勿借债,七十勿过夜-—人上了年纪,处事要谨慎。到六十岁会丧失归还能力而不去借债,到七十岁会寿数高,不去他人家过夜,以免累及人家。
六十年风水轮轮转—-按天支地干,60年为一甲子。人的时运会随年代轮转,发生重大的轮番变换。
会捉老鼠猫勿叫-—善于捕捉老鼠的猫会无声无息静静等候老鼠出没,寻找捕捉机会。喻安静镇定的人会出其不意去办成常人意想不到的事。
水浸木头烂-—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木头会腐烂。喻长期学习、做事,总能学会学精。
外甥不出舅家门-—外甥的形貌、脾性常会深受母舅家影响而存在。
千年文书好合药-—早先遗存的文书、证照、契约,关键时常有药一样除病去难的妙用。
老大多,打翻船-—驾船中,掌舵的一多,会主意不一而翻船。喻办事中出主意的人多,常会不一致而拿不定主意,使事情糟糕。
逃走鳗鲡臂膊粗-—没有抓住的东西,常会感觉是粗大价贵而惋惜,喻错失机会让人懊恼后悔。
坐得正,立得稳,勿怕和尚合板凳—妇女只要行为端正,就不怕人家指责(男女)关系暧昧,不守节操。(今意已延伸)
毛头姑娘十八变,临时上轿变三变-—形容年轻女子到一定年岁会喜欢打扮,体态状貌变化大、变得快。
置货置得真,折(蚀)本折得轻-—置备好的物品,因耐用不易损坏,使折本,亏蚀轻。
眼勿见为净-—事情不看见,不知晓,倒好能图个清静。
养是伲子勿养爷,养是孙子吃阿爹-—儿子无能没出息,儿孙二代都要依赖祖辈,啃老生活。
吃来吃去鱼肉好,好来好去爹娘好-—意为天下父母总是真心为子女好,前句修辞引语以鱼肉营养优佳,来喻好爷娘。
船到桥头自然直-—江河里行驶的船只有时会看不到前面航道,但前行到桥,就会看到桥后有继续行驶的路径。
钻进赌场,家空地白-—嗜好赌博不想干活谋业,最终会穷困潦倒,一无所有。
要想发财,命里勿来-—心想图谋发财,而命运中却没获取钱财的机遇。
久病成良医—-人生病时日久了,在长期诊治服药过程中能学到丰富的医药知识,简直也能成为会治病的好医生了。
时来运来推勿开-—人生中会逢接二连三推卸不开的好时机、好运气。
面黄昏,粥半夜,南瓜吃子饿一夜—-消化机能正常的人会感觉面、粥、南瓜等不同食品给予人不同的饥饱状况。
动嘴三分饱-—肚子饿,只要嘴巴在动,不管吃什么都有进食饱肚感觉。
种田人万万年-—人总是要吃饭的,千年万代人类离不开提供粮食的种田人。
教会徒弟,饿煞师傅-—有专业技艺的师傅,一旦教出了众多徒弟,就会抢夺赖技艺为生的师傅的饭碗,使师傅没饭吃,挨饿。
夹忙头里胖牵筋—-忙碌操劳事务中,忽又夹杂产生麻烦事情。
引线眼(缝针眼)的洞,箬帽大的风-—寒冬时节,门窗墙垣即使洞穴缝隙细小,吹入的风会给人有大风吹来的冰冷感觉。
人参补药,弗及猪肉烂嚼-―人参有滋补人体的功能,但不如食用富含营养的猪肉更能滋养身体,意为药补不如食补。
三、农 谚
龙泾村民自古以来就以农耕渔牧为主。长期生活中、生产劳动中,体会到大自然气候、寒暑易节、四时变化对人们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经验,知道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谚语。这里选摘部分农谚如下:
东鲎(虹)日头西鲎(虹)雨。 人怕老来穷,稻怕秋里干。
雾露醒,跳落井。 东北风,雨祖宗;西南风,暖烘烘。
西南阵,带过落三村。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春到“六九”头。 晚出日头,后娘拳头。
春天无烂地。 楝树花开,睁眼勿开。
春过二月半,穷人脱苦头。 处暑回汤十八盆。
上看初三,下看十六。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行得春风有夏雨。 白露白瞒瞒,秋分稻秀齐。
“六九” 五十四,杨柳青滋滋。 处暑雨甜,白露雨苦。
清明时节雨纷纷。 稻雾稻郎中,麦雾一场空。
清明见(豆)荚,立夏就吃(豆)。 九月重阳,菱头消烊。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霜降割早稻,立冬呒竖稻。
未吃端午粽,棉衣不可松。 九月廿七病,十月五风讯。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三朝雾露发西风。
青石回潮,会有大雨。 春雪一把刀,寒雪一条被。
六月初三打个阵,上昼耘苗下昼睏。 蟹立冬,影无踪。
六月六,晒到鸭蛋熟。 人靠饭量,稻靠水养。
六月勿热,稻谷勿结。 只有懒人,呒不懒地。
夜里知了叫,明朝热得勿得了。 “三九”“四九”,天寒地冻。
小暑发棵,大暑发粗(指禾苗)。 热毒起东北(风)。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霉)。 蚂蚁“上桥”必有雨。
睏觉要睏冬至夜,白相要拣夏至日。 田里曲鳝叫,明朝天晴好。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冬雾雪。 晴到冬至落到年。
春雾阴,夏雾晴,早雾晴,夜雾阴。 邋遢冬至干净年。
早西夜东风,日局(日日)好天空。 春分秋分,昼夜半分。
五月六月学游水,七月八月罚(发)岳子(疟疾)。
六月勿借扇,若要借我扇,待等中秋八月半。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歇后语
民间流传的形象化语言颇多,且具色彩。生活中除了有大量的俗语外,更有不少引人联想、思索、发挥的贴切语言,富有韵味,并进而让人展开想象,这些语言被称为歇后语,也称缩脚韵。这里就已搜集的部分整理如下:
柴草人救火——自身难保 雾露里摇船——糊里糊涂
床底下放鹞子——大高而不妙 湿手捏干面粉——甩不掉
药店里抺布——一团苦水 老孵鸡生疮——毛里有病
舌头舔鼻头——够勿着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蚊子叮石臼——不自量力 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弄堂里拔木头——直来直去 猪八戒吃钥匙——开心
叫化子欺难民——穷人欺穷人 城头上出棺材——远兜远转
豆芽菜碰着屋檐——老嫩 鸭吃砻糠——空欢喜
三只节头干捏个田螺——稳拿 木匠弹线——一目了然
脚炉盖当眼镜——看穿 滾水浇茄棵——恶浇
苍蝇掐去头——乱飞 白狗轧在羊道里——混淆不清
鼻头上挂咸鲞——休(嗅)想 眼睛长在额角上——眼界高
韭菜面孔——一拌就熟 肉骨头敲鼓——昏(荤)冬冬
墙头上刷白水——白刷(说) 搬起石头压自个脚——自作自受
叉袋里匿钉——自戳出 老鼠钻在米囤里——萋(喜)煞
庙里木鱼——勿敲勿响 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铜钿
过桥落篷——事后诸葛亮 秃头上的虱子——惹眼(明摆着)
上轿穿耳朵——临时抱佛脚 阿胡子烧火——必(逼)须
造房子请箍桶匠——找错人 阎罗王阿爹——老鬼
买了爆仗拨(给)人放——洋盘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老虎头上拍苍蝇——讨死 强盗发善心——难得
棉纱线扳倒石牌楼——不自量力 活狲戴帽子——像煞个人
头顶上生疮、脚底下流脓——坏透坏透
五张桌子坐三个人——五台山(喻场面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