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泾村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留下的文物和古迹遗址今已大多不存。历史上,主要有龙泾大厅、东岳庙、城隍庙和法华庵,可移动文物有任家湾的社坛碑。吴家埭的法华庵始建无考。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再修,民国后期毁坏不存。


岁月沧桑,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并先后湮灭。东岳庙和龙泾大厅也因破旧和时势变化先后拆除。这里据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吴江志》和清光绪八年(1882年)陶煦《周庄镇志》中的记载,并据现今当地年老长者回忆,对历史上曾有过的古迹加以记述。


 


第一节 龙泾大厅

龙泾大厅坐落龙泾自然村的西畔圩上,是清代后期乡儒陈麟(字翼亭)的举人厅。陈翼亭在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中榜举人,官衙赐赠此厅屋,以示庆贺。


厅屋面南,有两厅一圆(圜)堂。前后厅之间是石板天井,天井东西两侧是边厢楼屋,也称边埭楼屋。前厅与天井交接处设有仪门,仪门上方有砖雕,刻有戏名和花卉图案。正厅中高挂镶有金字的横匾,大小约为200厘米×60厘米,上书“德善堂” 三字,黑底金字,非常显眼。大厅中置有黄榉木茶几,整个大厅高大宽敞。陈翼亭诗文卓著,富有才华,又精于农田水利,有功德于龙泾村,颇受龙泾村民及本邑乡贤敬重。当年,他居住的龙泾大厅极为“风光”。


民国时期,龙泾大厅及厢房曾被用作龙泾乡公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用作临时医院,在这里抢救过伤员。


新中国成立后,大厅作为公产。先后用作龙泾乡政府办公地、行政村(大队)办公室、农业中学校舍、村上医疗点等。1976年前后拆掉大厅前院的建筑。以后第二进正厅也日益破落,在90年代末拆除后建造老年活动中心等。


第二节 东岳庙

龙泾东岳庙坐落在龙泾自然村庙圩上(俗称风水墩),占地面积约5亩。此庙初建无考,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庙堂供奉东岳泰山之神,配祀相关众神,是道教正一派庙观、圣地。东岳大帝全称“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属主宰人间生老病死、祸福寿夭一切事务的万能之神。座像全身冠冕旒,着衮服,手执圭板,端坐玉罗台,两侧为文武辅臣。庙宇面南背北,气势恢宏。庙宇东、西、南三方都筑有石驳岸,北面筑坝连接南仁圩。


庙宇建筑有三进:


第一进为头山门,三开间门面,名“枫宁庵”。内置威镇殿宇的黄灵官、韦驮,两侧置有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的操蛇之神、火神老爷、赤脚猛将等神像。


第二进为观音殿,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据传观音转世前是慈行道人,庙中设观音殿亦合情理)。


第三进为阎王殿,殿前高挂匾额“六十花甲子”,表世代交替轮回。殿内置有东岳大帝神像及十殿阎王,管辖九泉地狱。中有秦叔宝、尉迟恭英武赫世神像。还置有各类刑具模型,用以审查死者生前阴阳轮回的所作所为,功罪对错,善恶好坏,让人感觉阴森恐怖、毛发凛悚。


整个庙宇殿内,神佛像数以百计。有求寿、求子、求财、求官、求平安之佛;也有为阳世人祈福,为阴间亡魂超度,掌管治国安邦大事到百姓生活琐事的各路神仙。神像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成套齐全。四乡村民赶来,依自己心愿烧香拜求,香火鼎盛,十分热闹,曾被誉为“小杭州”。 庙内还有不少僧舍,僧人最多时有二十多名。晨钟暮鼓,素斋念佛,为周边乡村庄户人家操办丧事,诵经超度阴魂亡灵。遇大型道场法事,庙内和尚人数不足,则以暂穿僧衣的孩子来充数(小僧衣为事先准备的)。


抗战前,庙宇曾有地方长者陈润芝主持重修。当时庙内尚有8名僧人。


新中国成立后,庙宇成为村上公产。1958年大跃进时拆除。


第三节 城隍庙

城隍庙古称昭灵侯庙,又称昭灵观。宋元间俗称城隍庙,属道教庙宇。据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吴江志》卷七第49页载:“昭灵侯庙十二处:在二十五都庞山,二十九都芦墟、陈思、莘塔,二十八都金迳(泾)村、东龙迳(泾),十六都胡店……,合路号曹王者七,李明王者五。”这是说,在明代,吴江全县就有12所城隍庙。龙泾城隍庙,坐落在28都东龙泾村。早废,后世村人均已无从知晓。


第四节 任家湾社坛碑

2010年,任家湾有心人将河边石碑情况,报告汾湖经济开发区文化站。2011年2月9日,汾湖文化站人员到现场察看石碑。2月18日,该石碑由吴江博物馆收藏,并出具收藏证书给孙云海。


现在能看到当时拍摄的石碑照片。石碑高1米许,正面宽约40多厘米,近20厘米厚,青石质地,原本用卯榫立在础石上。2011年察看时,不见底座,平放在水泥板上。据石碑文字推算,该碑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石碑右上角和右边破损,缺字,碑文面漫漶磨损,中下部的字迹无法辨认。仅从可辨认的文字获得些信息。石碑照片见书前彩页和下图。


石碑名称是:“吳江縣二十八都十啚里社壇”(为照录原文,吴、县、坛用了繁体字)。右上角“二”字破损掉了。早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的莫旦《吴江志》就明确记载东龙泾属二十八都 (收藏证写十八都可能受破损掉的“二”字影响,十八都远在西南方向的今坛丘地方)。

据古书记载,二十八都在今北厍地界,向北包括金家坝南部、莘塔西部;分“六区”收田赋(分6个区域收皇粮),有“三十七里”,即37个行政村。古时每个里有本册籍,该册籍前面均绘图标明所领的几个圩,所以里又称图。古人将繁体的“圖”写成“啚”(tu)。“啚”上面的口表示区域,下面部分表示农业。“壇”即“坛”;“社”的最初含义是指土地神,俗称“土地菩萨”。社坛,是祭祀社神的场所,如社屋、社庙等。碑文大意是:“大明嘉靖五年二月(1526年3月)”,十图里在任家湾建立祭祀土地神的社坛(场所)。自该年起“每遇春秋二社”,村上都要举行祭祀土地神的集体活动,以感谢土地公公常年帮助乡民抵抗水旱灾害、防备盗贼的功德,并祈祷庄稼丰收。(本节顾永翔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