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应该添加各个民主党派,如国民党、三九学社等)


第一节 中共龙泾地方组织

一、龙泾乡党组织


(一)组织机构


1950年2月,龙泾乡建立中共龙泾乡小组,周绪扬为党小组负责人。


1952年12月,龙泾、元北两乡建立中共龙泾元北联合支部,王培荣任联合支部副书记,1953年2月,王仲达任联合支部书记。1955年4月,陈龙生任联合支部书记。联合支部有党员5名,其中女党员1名。这是龙泾地区最早的乡级党支部,属中共芦墟区委领导。


1956年3月,并区并乡,元北乡并入龙泾乡,建立中共龙泾乡总支委员会,属中共芦墟区委领导。


1957年10月,撤区并乡。蚬南乡并入龙泾乡,建立中共龙泾乡委员会,属中共吴江县委领导。


1958年7月,龙泾乡撤销,党组织按地域分别并入莘塔乡、北厍乡。

(二)党员代表大会


1957年10月中旬,中共龙泾乡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徐福泉为龙泾乡党委书记,陈龙生、顾金奎为党委副书记。


(三)党的建设


1.组织建设


1952年12月,龙泾乡、元北乡建立联合党支部,有党员5人。两小乡在剿匪、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加入中共党组织。至1955年底,龙泾、元北乡联合党支部有党员46人。


1956年3月27日,龙泾、元北两乡合并为新的龙泾乡,建立中共龙泾乡总支委员会。年底,中共龙泾乡总支有党员79人。


1957年10月,吴江县撤区并乡,蚬南乡、龙泾乡合并为龙泾大乡,辖区面积扩大,党员人数增加,成立中共龙泾乡委员会。全乡有党员205人,其中正式党员149人,预备党员56人。


2.党员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泾乡党组织按照中心工作的需要,及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使党员走在运动的前列。


1950年下半年,龙泾乡全面实施土地改革。在土改中,对党员与党外积极分子进行土地改革、拔掉穷根的教育,号召党员与积极分子投身土地大革命的运动,确保土地改革顺利完成。是年12月起,龙泾乡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掀起抗美援朝热潮。龙泾乡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坚决镇压反革命、不吃两遍苦的教育;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教育,提高党员对敌斗争的觉悟和发扬踊跃参军的爱国精神。


1951年10月,龙泾乡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婚姻登记工作中,教育党员带头执行。1953年,在农业合作化的运动中,对党员进行形势教育,使党员旗帜鲜明地听党话,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合作化运动中起带头模范作用等。1954年,遭遇特大水灾,龙泾乡政府组织群众抗灾自救,要求党员身体力行,走在抗灾的前列。1956年,开展群众性防治血吸虫病,灭杀钉螺工作中,教育党员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先锋作用等等。


二、龙泾村(大队)党组织


(一)组织机构


1956年,龙泾乡的龙泾村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中共联盟联一高级社分支部建立,分支部书记王兴高。


1958年9月下旬,龙泾为莘塔公社的建制大队,龙泾大队辖龙泾、石佛浜、陈家浜、沈家浜、南庄、大港、角字、女字、徐野湾9个自然村。成立中共龙泾大队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兴高。


1961年2月,吴家埭、任家湾从卫星大队划出,成立莘塔公社火箭大队。组建中共火箭大队支部,首任火箭大队支部书记吴士雄,任至1966年。


至1983年7月,龙泾大队历任党支部书记:王兴高、许建华、陈林生、陈正方、薛天德、张明兴。吴湾(火箭)大队历任党支部书记:吴士雄、王冠荣、王兴高、程四海、姚桂金。


1983年8月底,恢复乡建制,实行乡管村体制。龙泾大队改称龙泾村,建立中共龙泾村支部,支部书记陈林生;吴湾大队改称吴湾村,建立中共吴湾村支部,支部书记姚桂金。


1983年8月至2003年7月,龙泾村历任党支部书记:陈林生、干雪金、沈留金、潘和明、陈玉弟。吴湾村历任党支部书记:姚桂金、吴泉敏、吴阳生。


2003年8月,吴湾村与龙泾村合并,村名为龙泾村。是月,组建中共芦墟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辖老年、企业和农副业等3个支部。陈玉弟任总支书记,沈忠英任总支副书记。


2006年10月,芦墟镇、黎里镇合并成汾湖镇。龙泾村党组织改称中共汾湖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总支书记、副书记人员不变。2008年10月,龙泾村总支委员会84名党员参加换届选举,选出总支书记陈玉弟,副书记沈忠英。

2013年9月,中共黎里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书记陈玉弟,副书记沈忠英、陶啸天,委员郑云林、徐林华。2014年4月,中共黎里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书记郑云林,副书记沈忠英、陶啸天,委员徐林华、李冬雷。


(二)党的建设


1.组织建设


1956年2月,联盟联一高级社党支部建立,党支部书记王兴高。有党员7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


1958年9月下旬,中共龙泾大队支部建立。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兴高。是年,党员17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1961年2月,中共火箭大队支部建立,首任火箭大队支部书记吴士雄,是年,党员12人。1974年,龙泾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正方,有党员30人,建党小组4个;火箭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兴高,有党员20人,建党小组3个。1981年11月,火箭大队更名为吴湾大队,党支部书记姚桂金,是年,党员22人。


1983年8月底,龙泾村党支部书记陈林生,有党员44  人;吴湾村党支部书记姚桂金,有党员 25 人。


2003年8月,成立中共芦墟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陈玉弟任总支书记,沈忠英任总支副书记。是年党员82人。


2006年10月,中共汾湖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书记陈玉弟、副书记沈忠英。是年,党员83人。2008年10月,龙泾村总支委员会有党员84人。


2013年9月,中共黎里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有党员57名。至2015年,中共黎里镇龙泾村总支委员会有党员57名。


2.党员教育


1981年,龙泾、吴湾两大队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莘塔乡党委作出的《关于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提高党员“联产到劳”的认识(将田地和生产工具按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并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办法,简称“联产到劳”).。1983年,两村党支部参加公社党委召开的干部、党员大会,进一步提高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工分制分配。


1985年,组织党员学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提高党员觉悟。“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4周年时,两村党支部根据乡党委指示,开展“三为一贡献”(为党争光、为民谋利、为群众做好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贡献)活动。


1992年,两村党支部 在党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社教工作作为振兴经济的推动力。1997年,两村党支部开展“塑造跨世纪莘塔人形象”主题活动。教育党员要有远大的理想、良好的道德、创业的精神、遵纪的习惯、文明的举止、丰富的知识、健康的身心。努力树立“四大形象”(公仆形象、青年形象、“主人”形象、公民形象)。


2001年,组织党员进行“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重要思想学习。2003年,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让党员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组织党员学习2012年总书记习近平“中国梦”的理论,让全体党员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树立起这个梦一定能实现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三)荣誉


1.集体荣誉


1994年,龙泾村党支部被评为莘塔镇先进党支部。


2.个人荣誉


凌桂宝在1989年度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成绩显著,被评为县优秀党员,获中共吴江县委员会表彰。1991年度、1994年度、1996年度三次被评为镇(乡)优秀党员,获得中共莘塔镇(乡)委员会表彰。


龙泾党员李龙兵被评为1994年度莘塔镇优秀共产党员。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一、人民代表的选举


1953年2月8日至3月4日,龙泾乡普选工作全面开展。龙泾乡总人口5506人,其中选民3207人(男1551人,女1656人),占总人数的58.24%。参加选举的选民3028人(男1457人,女1571人),占全体选民的94.4%。全乡划分18个选区,选出龙泾乡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3人。


1956年9月至年底,龙泾乡选举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龙泾乡总人口9398人,其中选民5640人,占总人数60%。全乡选出乡人大代表47人,其中党员代表16人,妇女代表10人。


1958年4月中旬,龙泾乡选举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至4月底,基层代表选举工作结束。


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3年10月下旬,龙泾乡(小乡)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龙泾大厅举行。大会选举产生正、副乡长和乡行政委员会委员。王培荣当选龙泾乡乡长。


1956年12月底,龙泾乡(中乡)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47人,大会选举产生正、副乡长和乡人民委员会委员。马国雄当选龙泾乡乡长,唐来富当选龙泾乡副乡长;选举出席吴江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人。


1958年5月上旬,龙泾乡(大乡)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长和乡人民委员会委员;陈龙生当选为龙泾乡乡长。


第三节 行政机构

一、龙泾乡行政机构


民国38年(1949年)5月,龙泾解放,初期沿用保甲制。


1950年2月,龙泾乡成立,建立龙泾乡人民政府,属芦墟区管辖。下设调解委员会、武装治安保卫委员会、生产委员会、民政委员会等机构。


1956年3月,并区并乡。元北乡并入龙泾乡,建立新的龙泾乡,建立新的龙泾乡人民政府,乡政府称乡人民委员会(负责人仍称乡长、副乡长),属芦墟区管辖。


1957年10月,撤区并乡。蚬南乡并入龙泾乡,建立新的龙泾乡,建立新的龙泾乡人民委员会。

二、龙泾村(大队)工作机构


(一)村民(大队)委员会


1950年2月,龙泾乡以下设行政村。1956年,龙泾乡农村普遍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行使行政村职能。


1958年9月,莘塔人民公社成立。龙泾大队同其他大队一样,有1名大队长,2名副大队长分管农业和副业,有总会计(主办会计)、助理会计各1名,还有不脱产的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1958年秋收秋种搞“大兵团作战”,将劳动社员编成营、连、排。1959年初,仍用生产队管理生产。


1961年,龙泾大队大队长陈金林,民兵营长陈阿泉兼团支部书记,治保主任陈弘毅,总会计(主办会计)李龙炳;火箭大队大队长郑桂生,民兵营长孙学海兼团支部书记及治保主任,总会计董留欣。


1967年春,吴江县实行军管,规定各大队成立以民兵营长为召集人的生产领导班子。1969年2月,莘塔公社各大队成立革命委员会(革委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委员4名。龙泾大队革委会主任陈林生,火箭大队革委会主任王冠荣。


1981年12月,大队领导班子改称为大队管理委员会。至1983年7月,龙泾大队历任大队长:陈金林、梅百年、朱四全、陈正芳、张明兴。吴湾大队历任大队长:郑桂生、吴留兴、孙全根。


1983年8月,恢复乡建制,实行乡管村体制,龙泾大队改称龙泾村,吴湾大队改称吴湾村。各村成立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是年,龙泾、吴湾村选举产生第一届村民委员会,龙泾村首届村民委员会主任为陶德荣。吴湾村首届村民委员会主任为张仲云。


1983年8月至2002年,龙泾村历任村民委员会主任:陶德荣、朱瑞金、王留妹、李金留等。吴湾村历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张仲云、吴海林、凌桂宝、戴迎秋等。


2003年8月,吴湾村与龙泾村合并。合并后的龙泾村选举新的村民委员会,新的村民委员会主任戴迎秋,委员徐林华、李根海、郑方英、沈龙根。


2007年12月,龙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郑云林,委员徐林华、郑方英、李冬雷、沈龙根。


2010年12月,龙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郑云林,委员徐林华、郑方英、李冬雷、张成名。


2013年12月至2015年,龙泾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沈忠英,委员徐林华、郑方英、李冬雷。


(二)经济合作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村级机构有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是年,陈弘毅为龙泾村首届经济合作社社长;孙全根为吴湾村首届经济合作社社长。


1983~2002年,龙泾村历任经济合作社社长:陈弘毅、李根海、朱根兴、干忠明、陈玉弟、李金留;吴湾村历任经济合作社社长:孙全根、郑云林、凌桂宝、姚春生、王东生、吴学林。


2003年,吴湾、龙泾两村合并成新的龙泾村,不再设经济合作社社长,由总支副书记沈忠英负责经济方面工作。


第四节 社会团体

一、农民团体


(一)农民协会


1.组织


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群众组织,简称农会或农协。1949年冬,中共芦墟区委派干部到乡村,指导和组织贫苦农民成立农民协会。是年,龙泾乡成立乡农民协会,推选钱善山为乡农会主任。尔后各村相继成立农会。1954年5月,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会停止活动,自行消失。


2.工作


龙泾乡农会团结雇农、贫农、中农及农村中一切反封建者,遵照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有步骤地实行反封建的社会改革,参加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龙泾乡农民协会肩负起执行改革土地制度的职责,评定阶级成分、镇压恶霸、分田地,保护农民利益。龙泾乡农会组织农民生产,举办互助组和农业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发展农业和副业,改善农民生活等工作。


(二)贫下中农协会


1.组织


1965年4月,莘塔公社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成立,杭金林任公社贫下中农协会主席。龙泾、吴湾等大队相继建立贫协领导小组,组长由大队副职干部兼任,各生产队有贫下中农代表。1968年10月,贫协改称“贫代会”。1974年4月,吴江县召开第三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恢复贫下中农协会。龙泾、火箭大队也相继恢复贫协组织。1984年2月,村级贫下中农协会撤销。


2.工作


1969年2月,在毛泽东发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下,龙泾、火箭大队贫代会相继选派宣传队员成立以贫下中农宣传队为主,有教师代表参加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组(贫管组),管理大队中小学,决定学校一切重要事务。贫协还担当起管理、教育知识青年的责任,负有监督大队、生产队财务和干部作风的职责。1973年起,贫协组织贫下中农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进行阶级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组织


1951年2月份统计,龙泾乡有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9人,没有建立团支部。青年团工作由乡长兼管。1955年4月,龙泾乡有青年团员82人,设团支部。1957年7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7年8月撤区并乡。龙泾乡组建乡共青团委员会,马学能任龙泾乡团委书记。1958年7月,撤销龙泾乡建制,龙泾乡团委并入莘塔乡团委和北厍乡团委。


1959年,孙学海为龙泾大队首任团支部书记;1961年,颜根荣为火箭大队首任团支部书记。大队团支部属莘塔公社团委领导。1963年,龙泾大队团支部书记陈阿泉,火箭大队团支部书记孙学海。


至2002年,龙泾村团支部历任书记:干玉龙、陈美珠、沈忠英、李剑锋;吴湾村团支部历任书记:颜根荣、郑方英。


2003至2007年,沈忠英任龙泾村共青团总支书记。


2007~2012年,徐林华任龙泾村共青团总支书记。


2013~2015年,党总支副书记陶啸天兼任龙泾村共青团总支书记。


(二)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组织协助党组织积极宣传抗美援朝运动,团员带头报名参加志愿军。发动组织团员青年办夜校,扫除文盲,努力提高文化水平,成立文艺宣传队,参加民兵组织,站岗放哨巡逻,维护地方社会治安。50年代后期,团员成立青年突击队,对在农业生产中碰到的一些突击性、临时性工作,党组织都委派团员青年完成,团员青年起到突击队作用。


1963年,龙泾、火箭大队团支部根据莘塔公社团委指示,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 活动,团员青年移风易俗树新风,带头勤俭节约,争做好人好事。随后每年的3月5日作为学雷锋活动日,组织团员青年为民做好事。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共青团组织受到冲击,活动停止。


1971年4月,着手整顿重建基层共青团组织,对超龄团员办理离团手续,及时吸收青年积极分子入团。团组织恢复活动后,龙泾、火箭团支部围绕党组织不同时期中心任务开展工作。


1986年,龙泾、吴湾团支部和团员青年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建立与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每月一次的联系制度;成立青年服务队,人人投入,为困难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创办青年之家;组织文体活动;与工会、妇联一起举办黑板报联展。1987年,龙泾、吴湾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成立助耕服务队,团员人人参加,帮助有困难的农户。


1992年,沈忠英因团工作开展得出色,受到共青团吴江市委员会表彰,获“吴江市优秀团支部书记”称号。


1993年,龙泾、吴湾的团员骨干,积极参加乡政府组织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做科技兴农的带头人。1994年,团支部组织团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后备干部人选。


1997年,“五四” 青年节期间,龙泾、吴湾团支部参加由镇团委和文化站组织的文体活动。参加“迎香港回归、百年梦圆” 的知识竞赛活动。是年,龙泾村团支部被评为1997年度吴江市明星团支部;沈忠英被评为吴江市优秀团支部书记,获得吴江市团委表彰。


1998年后,莘塔镇团委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团员青年中开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活动。


1999年,龙泾村团支部再次被评为吴江市明星团支部,获得吴江市团委表彰。


2005年,沈忠英被选为芦墟镇共青团14次代表大会代表。


三、妇女联合会


(一)组织


1963年,农村大队成立妇女代表委员会,设妇女主任;生产队有妇女代表小组,妇女代表小组组长称妇女队长,参与组织生产队农业生产活动。龙泾大队首任妇女主任为胡彩宝,火箭大队首任妇女主任为吴彩珠。


1972年,龙泾大队妇女主任为陈全英;火箭大队妇女主任为凌桂宝。


1983~2002年,龙泾村历任妇女主任:王留妹、沈忠英 ;吴湾村历任妇女主任:吴彩珠、凌桂宝、郑方英。


2003~2015年,龙泾村妇女主任郑方英。


(二)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组织主要是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宣传和实现男女平等。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知识,扫除文盲。


60年代初期,大队妇代会在妇女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组织妇女在生产劳动中开展“插秧”“割稻”等农活竞赛,对竞赛的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大队妇代会提出要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学习先进,争创先进,在争创大寨式公社活动中贡献力量。


1983年,在开展“五好家庭”及“新风户”活动中,吴湾村吴彩珠户被吴江县妇联评为“五好家庭”。王留妹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龙泾村有22户家庭被评为莘塔乡“五好家庭”;吴湾村有15户家庭被评为莘塔乡“五好家庭”。王留英被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89年8月,龙泾、吴湾村妇联积极投入“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的“双学双比”劳动竞赛活动,并取得好成绩。


1991年、吴湾凌桂宝在妇女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成绩显著被授予县“妇女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吴江县妇女联合会表彰。1995年,龙泾村妇代会被评为苏州市四好妇代会,获得苏州市委、市政府表彰。1999年,龙泾沈忠英被评为“巾帼创新业”先进个人,获得吴江市妇女联合会表彰。


2001年3月,吴湾凌桂宝家庭被评为吴江市“五好文明家庭”,获吴江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吴江市妇女联合会表彰。是年,龙泾沈忠英获吴江市妇女联合会表彰,评为吴江市妇女工作先进个人。


2004年,龙泾妇联因工作出色,被评为镇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获得芦墟妇女联合会表彰。2005年3月,龙泾妇女联合会被评为市妇女工作先进集体,获吴江市妇女联合会表彰。2006年3月,郑方英获吴江市妇女联合会表彰,评为吴江市妇女工作先进个人。2007~2008年,在创建江苏省卫生村工作中,龙泾妇联做了大量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至2015年,龙泾妇联在村工作中一直果敢、踏实,充分发挥着正能量。


四、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组织


1952年,龙泾乡中心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并举行成立仪式,中国青年团芦墟区委指派青年教师辅导少年儿童队活动。1953年6月,青年团中央决定将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年,龙泾乡各所小学相继建立少先队组织。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先队活动停止,并成立“红小兵”组织,替代少先队。1978年10月,共青团中央决定恢复少先队组织,1979年春,龙泾小学、吴家埭小学恢复少先队组织,成立少先队大队部,设大队辅导员1名,每个班级成立中队,中队辅导员由班主任兼任。石佛浜、任家湾小学也先后恢复少先队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由班主任兼任。


1982年5月起,凡年满7周岁的少年儿童都可加入少年先锋队组织,参加少先队活动。1985年,各学校少先队人数:龙泾小学183人,吴家埭小学41人,任家湾小学10人,龙泾中学110人。


2000年,龙泾小学有少先队大队1个,中队8个,少先队员297人。吴湾小学有少先队大队1个,中队2个,少先队员56人。


2005年6月,龙泾小学有少先队大队1个,中队8个,少先队员341人。7月,龙泾小学撤校,少先队员进入莘塔中心小学。


(二)活动


1952年,少年先锋队组织成立后,少先队组织围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护公共财物(简称“五爱”)开展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促进少年儿童在活跃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1985年后,少先队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每年3月5日前后,少先队员走出校门,开展“学雷锋、做好事” 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队员到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6月1日儿童节,组织队员文艺表演,观看电影等庆祝活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以中队为单位,到敬老院做好事,慰问老人。


至2005年7月撤校,龙泾少先队每年组织少先队员春游、扫烈士墓、开展“六一”庆祝活动、重阳节去敬老院送温暖、教师节给教师送上精心制作的贺卡等,成为少先队组织的常规活动。


五、计划生育协会


(一)组织


1997年,龙泾、吴湾村计划生育协会(简称计生协会)成立,分别由陈玉弟、郑云林为会长。首批入会会员,吴湾80人、龙泾155人,两个村参加计生协会会员人数均超过总人口的8%。至2015年底,村计生协会有会员262人。


(二)工作


村计生协会组织会员学习计划生育政策,举办茶话会,提高计生协会的凝聚力。计生协会制订委员联系户制度,建立会员定期活动制度,设立会员办实事台账,充分发挥会员作用。


2003年以来,计生协会协助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村妇联开展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组织会员学习妇女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妇女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妇女健康体质;倡导优生优育,使之成为育龄妇女的自觉要求;计生协会组织育龄妇女定期体检,尽力达到有病早知道、知病早治疗,将疾病治在早期;计生协会对已婚育龄妇女给予计划生育、节育的全程、人性化服务,努力消除意外怀孕,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至2015年,计划生育协会努力做到“四无五好”,即无早婚早育、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引产、无无措施流引产;宣传教育好、执行政策好、信息管理好、技术服务好、干群关系好。


六、老年人协会


(一)组织


2000年,龙泾村老年人协会成立,负责人陶德荣。吴湾村老年人协会相继成立,负责人相继为郑桂生、顾留昌。


(二)活动


龙泾村老年人协会有160平方米的老年服务中心,供老人们活动。电视放映室有28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棋牌室有棋牌台7张;还有开水供应室。


2006年,龙泾村老年人协会在吴家埭也建立老年服务中心。吴家埭老年人服务中心面积144平方米。电视放映室有40英寸彩电1台、VCD放映机1台;棋牌室有棋牌台4张。


2007年,龙泾老年人协会及老年人服务中心移至原龙泾联中校园。老年人服务中心有电视室48平方米,有42英寸彩色电视机1台,VCD放映机1台;棋牌室48平方米,棋牌台7只;乒乓室48平方米,乒乓台1只;协会办公室兼服务中心管理室有24平方米。


2015年,龙泾村老年人协会协同村总支邀请外地越剧团到龙泾演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老年人协会自成立至今,一直尽心关照老年人,尽责为老年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