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莘塔人民公社成立,建置龙泾大队,辖龙泾、石佛浜2个自然村。1983年7月,恢复镇(乡)管村体制后,龙泾行政村辖龙泾、石佛浜2个自然村。2003年8月,吴湾村和龙泾村合并,龙泾行政村辖龙泾、石佛浜、吴家埭、任家湾4个自然村。
第一节 任家湾村
任家湾自然村东靠西卖盐港,西临吴家埭自然村,南连龙泾自然村,北接江泽自然村。辖麻字圩、张字圩、南仁圩、分南圩、埂上圩5圩,耕地面积421亩,其中水稻田171亩。2015年,任家湾自然村有4个村民小组,95户,273人。
任家湾自然村有2条河,南北走向的称为西港,东西走向的叫门前港(又称背后港)。
西港南端旧有红庙,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庙里有一尊刘王老爷。民间有“红庙头吃斋”之说,香火较盛,是附近村民吃斋的地方。今废。
18世纪建造的孙家老屋为任家湾自然村唯一保存至今比较完整的老房子。王家的通转八间房屋,毁于太平天国期间。
一、沿革 (这里应该描述村的开埠时间、开埠人或姓氏、村名的由来等开埠情况。)
明清时期,任家湾自然村属久咏乡二十九都,民国时期属第六区。
1955年,任家湾自然村成立龙泾乡联盟联三初级社,1956年,成立联盟联一高级社。
1958年9月,莘塔人民公社成立,任家湾自然村有卫星大队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4个生产队;1961年2月,任家湾自然村从卫星大队划出,和吴家埭自然村成立火箭大队,任家湾自然村有火箭大队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4个生产队;1981年11月,火箭大队更名吴湾大队,任家湾自然村的生产队不变。
1983年7月,恢复乡建制,任家湾自然村有吴湾村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4个村民小组;2003年,吴湾村与龙泾村合并,组建新的龙泾村,任家湾自然村有龙泾第十八组、第十九组、第二十组、第廿一组4个村民小组。
二、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任家湾自然村的老百姓很穷,大部分靠做长工度日,少有人家租田耕种,耕种工具原始:用推小耙、调水、人踏车等整地灌溉;有的租田户缴不起租米还要吃租米官司。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到田地,自给自足,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公社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1982年联产到户后,村民生活大幅提高。进入21世纪,村民生活彻底改善。2014年,任家湾自然村一个劳动力最低收入有2万多元,最高的有6万多元(企业主、经商人员除外)。
至2014年,任家湾自然村村民建房总面积9303平方米,其中平房2426平方米,楼房6598平方米,别墅279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4.1平方米。
至2015年,任家湾自然村有轿车95辆。
表3-1 2015年任家湾自然村住房情况表 面积: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1952年,任家湾自然村办私塾小学1所,教师朱仲钧,属龙泾乡中心辅导区,1956年转为民办小学。1977年,任家湾民办小学有2个班,学生57人,教师2人。1986年,任家湾民办小学并入吴家埭小学。
1983年,任家湾建幼儿园,教师陶菊英,有儿童10人。1990年,任家湾幼儿园并入吴湾幼儿园。
至2015年,任家湾自然村有镇村公路1732米,村道665米。有公路桥1座,农用桥3座。有驳岸800米。
四、姓氏和家庭
任家湾自然村有4个村民小组,港南属龙泾村第十八组,主要是朱姓和郑姓;港北属龙泾村第十九组,有王、孙、吴三姓;港东属龙泾村第二十组,有孙、郑二姓;港西属龙泾村第廿一组,有许、石、凌、陶、顾、郑等姓氏,港西以顾姓为主,其中石姓从小埭上迁入,后来港西一部分郑姓迁到港南。王、孙是任家湾两大主要姓氏。村里老人说,王姓早于孙姓。
港北第十九组王姓是大姓。高祖王正裕入赘王家,与妻四阿婆生女王大宝,婚后早逝。王大宝为王正裕遗腹子。
王正裕去世后,王四阿婆仍招婿进门。后夫名王福裕,与王四阿婆生子女4人:王瑞法(娶妻陈小宝)、王小妹(女)、王海根、王幸观。
王瑞法生陈小宝夫妇子女7人:王希生、王阿二(女)、唐仁弟(幼年由唐家抚养)、王小林、王全林、王友林、王瑞珍(女)。
五、王友林与任家湾村
王友林,他不仅为国家贡献税金,为地方解决劳动就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作出贡献,而且捐助社会各项公益事业,造福百姓,特别对出生地任家湾自然村的村庄建设(造桥筑路)捐资、对老龄人照顾等贡献颇大。
(一)关爱村民
2006年,王友林捐款2万元,照顾困难户,该款由龙泾村委会统一安排。
2013年春节,王友林发给75岁以上村民,每人200元,约230余人,计4.6万余元。
2014年春节,王友林给226位75岁以上村民赠200元,计4.5万余元。
王友林出生在吴湾村二队(今龙泾村第十九组),每年给吴湾村二队的部分老人发放慰问金,每人500元。
王友林热心助人,对龙泾村(包括任家湾自然村)村民的就业、子女升学等遇到困难的,都会尽力帮助解决。2015年,龙泾村总人口2129人中,有600多名闲散村民,王友林接纳他们在康力公司工作。
(二)建桥筑路
2011年,王友林通过吴江红十字会,给龙泾村捐款30万元,资助村庄建桥筑路。
2014年,王友林出资75万元,修建长700米宽5米的任家湾自然村主干道。
2015年,王友林为贯通石佛浜与任家湾两村,出资200万元,修建一桥一路,路长700米,宽5米;桥是水泥平桥,跨度30米,宽8米。龙泾村将该路命名为康力路,桥命名为康力桥。路桥建成后,任家湾与石佛浜全线贯通,并与卖盐港大桥连接。
第二节 龙泾村
龙泾自然村东靠西岑自然村,西接徐鸭湾自然村,南临黃巢浜自然村,北连石佛浜自然村。辖瑞字圩、北厅圩、南仁圩、西辇圩、抗字圩、东畔圩、北窑圩7圩,面积858亩,其中水稻田535亩。2015年,有13个村民小组,328户,1123人。
一、沿革
龙泾自然村明清时处久咏乡二十八都二十九图、三十七图、三十八图,民国时属第六区。
新中国成立后属芦墟区龙泾乡。1954~1955年成立联盟联二、联六等初级社,1956年成立联盟高级社。
1958年,莘塔人民公社成立,建置龙泾大队,龙泾自然村有龙泾大队第一队、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第五队、第六队、第七队、第八队、第九队、第十队、第十一队、第十二队、第十三队13个生产队。
1983年,恢复乡建制,龙泾自然村由13个生产队成为13个村民小组。
2003年,龙泾村、吴湾村合并为新的龙泾行政村,龙泾自然村的村民小组不变。
二、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龙泾自然村大部分村民生活贫困,贫困村民靠做长工养活全家,青黄不接时借高利贷度日。新中国成立后,村民分到土地,生活能自给自足。三年困难时期,村民生活水平有所回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4年,绝大部分村民进民营企业当工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新中国成立前,村民的居住条件很差;新中国成立后,居住条件大幅提高,至2015年,龙泾自然村住房总面积3677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2.8平方米(在外买商品房除外)。其中平房面积6386平方米,楼房面积25619平方米,别墅(35幢)面积4769平方米。
至2015年,龙泾自然村共有轿车132辆。
表3-2 2015年龙泾自然村住房情况表 面积: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民国35年(1946年),龙泾自然村有蚬南乡第5保国民学校。民国37年,龙泾自然村有龙泾国民学校。1950年,龙泾国民学校更名为龙泾中心校。1952年,龙泾中心校更名龙泾中心小学,1958年,龙泾中心小学易名龙泾小学。1959年,龙泾自然村有龙泾小学、瑞字小学2所小学。1964年12月,龙泾等9个大队创办龙泾农业中学,学校设在龙泾自然村,1968年更名龙泾联办中学。1985年,瑞字小学并入龙泾小学。1992年11月,龙泾联办中学并入莘塔中学。2001年10月,龙泾小学并入莘塔中心小学。
至2015年,龙泾自然村有镇村公路1080米,村道4445米。有公路桥3座,农用桥10座。有驳岸750米。
四、九湾六角十三浜和姓氏
龙泾自然村地域较广,河浜甚多,三百多户村民倚水居住在九湾六角十三浜。
九湾:陶家湾、柏家湾、杨家湾、施家湾、龙湾里、小娘湾、庙湾、高荡湾、硬别湾。
六角:陈家角、李家角、干家角、朱家角、沈家角、瑞字角。
十三浜:王家浜、沈家浜、先生浜、竹竿浜、前浜、后浜、坟头浜、乌龙浜、鸟浜、石浜、私囡浜、柏家浜、跨浜。
龙泾13个村民小组沿河港分布,龙泾港东、西两侧龙泾村一至四组,俗称朱家角,主要以朱为大姓,其次为王、陈、沈等姓氏;鸟浜龙泾村五、六组,有沈、朱、陶、陈、栢等姓;干家角龙泾村七、八组,主要以干姓为主;李家角龙泾村九、十组,有李、干两姓;陈家角龙泾村十一至十三组,以陈为大姓,其次为陶、梅、徐、朱等姓氏。
五、龙泾三古
古庙:东岳庙坐落在龙泾自然村西北角庙圩上(俗称风水墩),占地面积约5亩。此庙初建无考,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抗战前,庙宇曾由地方长者陈润芝主持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庙宇成为村上公产。1958年大跃进时拆除。
古大厅:龙泾的陈举人大厅坐落龙泾自然村西畔圩上,是清代后期乡儒陈麟(字翼亭)大宅的正厅,名为德善堂。1976年前后大厅第一进因破旧拆掉。第二进正厅在90年代末拆除,原址上建造老年服务中心等。
古树:生长在龙泾村第十一组村民干老虎家楼房前的老槐树,已经有二百五十多岁的树龄。
早在18世纪中叶,干家祖先从外地引进树苗,精心培育,小槐树茁壮成长。经过十余代人的传承,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可惜在七十多年前遭雷劈,树干的髓被烧坏,仅剩树皮,竟能侥幸成活,且能长粗长高。
现在的老槐树,中空的树干周长1.8米,高2.5米,树冠直径10米左右。
这棵老槐树,是周边村落之独有。
六、鱼鹰捕鱼
龙泾自然村村民在农耕的同时,发展捕捞业。他们掌握鱼鹰捕捉鱼类的技术,用鱼鹰去河港湖荡捕捉鱼鳖。其中,柏姓、陶姓、李姓、沈姓等几家更是世代传承,各家都有船体狭长的小船,三至五只鱼鹰(学名鸬鹚)。鱼鹰外形凶猛,翅羽黝黑,嘴巴尖长,熟悉水性,且能快速潜水,捕捉水中鱼鳖。村民外出捕鱼,摇着小船,鱼鹰则栖于两侧船舷的树枝上,其颈部用勒带扣住,以防呑食捕到的小魚。此鹰视力甚佳,能清楚看到水中游鱼,一旦发现,快游追逐,用尖嘴捕获。鱼鹰捕获的鱼儿,除自家享用外,多余的卖给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靠鱼鹰捕鱼的村民,居住比较集中,他们住地的河浜被称为“鸟浜”。
龙泾鱼鹰捕鱼的年代久长、历史悠远,并一直沿袭下来。“鱼鹰捕鱼”已成为龙泾自然村不同于其他乡村的一大特色。
第三节 石佛浜村
石佛浜自然村东临长浜自然村,南连龙泾自然村,西靠西卖盐港,北接三家村自然村。辖任字圩、北畔圩、西畔圩、鱼池头、江东圩、荡东圩、王三角、本字圩8圩,面积358.17亩,其中水稻面积154亩,耕田改鱼池面积204.17亩,鱼池29只。2015年,有4个村民小组,95户,266人。
一、沿革
明清时,石佛浜自然村属吴江县久咏乡二十八都;民国时属第六区。
1955年,石佛浜自然村成立联盟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第十社;1956年2月,成立联盟农业高级生产合作社第十社。
1958年,莘塔人民公社成立,石佛浜自然村有龙泾大队第十四队、第十五队、第十六队、第十七队4个生产队。
1983年,恢复乡建制,石佛浜自然村有龙泾村第十四组、第十五组、第十六组、第十七组4个村民小组。2003年,龙泾、吴湾合并为新的龙泾行政村,石佛浜自然村的村民小组不变。
二、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石佛浜自然村是个穷村,村里没有地主资本家,80%以上的村民没有自田,有的村民租田耕种,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做长工。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里农民当家做主,分到土地,自己耕作,生活有了保障。三年困难时期,生活水平有所回落,一个青壮年年收入不足百元。
1982年,联产到户后,村民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生活随之改善。进入21世纪,村民生活显著改善,村民年收入是70年代的100多倍。
2015年,全村有138名村民是民营企业的职工,从事其他工作的只有26人。一个劳动力的年收入最低的1.8万元,最高的5万余元(企业主、经商人员除外)。
新中国成立前,石佛浜自然村房屋破旧,危房较多。70年代初,龙泾大队党支部为解决困难社员的危房问题,决定资助困难社员危房改建翻新。困难社员建新房,大队供给砖头、瓦片,并借给100元现金,解决建房开支。1972年,石佛浜4户困难社员住上新平房,彻底解决因房顶、墙壁破漏造成“雨天一百个钵头、晴天一百个日头”困难家居生活。
80年代开始,因人口增多,经济略有好转,社员拆除平房建楼房。1982年,石佛浜开始大规模建造楼房。为建设新农村,美化住房,大队党支部研究决定,聘请南京建筑研究院设计新农村建房规划。1983~1989年,石佛浜港北建4排楼房,港南建2排楼房,小圩建2排楼房。
至2015年,石佛浜95户村民住房面积7566平方米,其中平房面积860平方米,楼房面积6516平方米,别墅面积190平方米。
石佛浜村民除了在宅基地建房外,还购买了43套商品房、4套别墅。面积共5400平方米。合计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
至2015年,石佛浜自然村共有轿车37辆,近40%的家庭有轿车。足见村民之生活水平。
表3-3 2015年石佛浜自然村住房情况表 面积: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1950年,有一位私塾教师王承培,当时只有4位学童在王承培家里读方块字,办学半年。
1951年,亓召龙开办私立小学,在港北陈其法的大屋里(当时也是农会开会、民兵值班的地方),读的书是抄写本,一年后亓召龙辞职。
1952年,王介平老师任教,校址还在原地。当时有3个不同的层次,都是差半年级,类似于后来的一、二、三年级。课本也是手抄本。
1953~1966年,陆福才在石佛浜教书时间最长,一至六年级全复式教学。陆福才教书很有成绩,最出名的是58届小学毕业班,当时共有8名毕业生,1名包送芦墟初级中学,其他7名全部考取芦墟初级中学。当年龙泾辅导校6名毕业生仅1名考取芦墟初级中学,其余都读莘塔公社农业中学。
“文化大革命”中,陆福才被三家村人批斗,离开石佛浜小学。以后有王姓老师、凌姓老师来校任教,但时间都不长。
“文化大革命”后,陈更新任教石佛浜小学,陈更新刻苦努力、虚心好学、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5年,石佛浜小学并入龙泾小学。
60年代,石佛浜自然村道都是泥路,逶迤狭窄不平。80年代,为方便学生上学、方便村民进厂打工,主要路段修建煤渣路或铺砖路。90年代,逐步修建小水泥路,至2014年,全村共筑小村道1038米,水泥路面,宽1.2~2米。石佛浜自然村还有1条接通龙泾路的汽车道,长250米,宽4米,2014年拓宽为5米。
石佛浜三面临水,桥梁多。有接连港南与港北的狭径港桥,长15米,宽2.5米,水泥结构;有港南与小圩间的小圩桥,长10米,宽2米,水泥结构;有2012年建的石佛浜桥,通行汽车,水泥结构,长20米,宽4.5米;2015年,新建小圩新桥,水泥结构,长20米,宽5米。
2015年3月,在港南与小圩间筑水泥驳岸600米。
四、石佛浜的人和事
(一)“稻套麦”试验成功
1983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行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模式。7月,龙泾村各生产队都分田到户。十七队社员陈水申分到1.8亩后季稻田。如后季稻收割后再种麦,播种期跟不上,太晚了。陈水申利用在苏州农校学到的知识,在后季稻成熟前,先把小麦种子套播下去,等后季稻收割时,麦苗已经长得很好了,再进行小麦田开沟覆土、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这种栽培技术叫“稻套麦”,是陈水申首先在当地试验成功的。
(二)小村多教师
石佛浜是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出了8位中小学教师,按人口比例算,在莘塔镇数第一。3位小学教师是:顾雷声、陈洪生、陈更新,均已退休; 5位中学教师是顾荣根(已病故)、陈浩坤(已退休)、顾卫东、陈明浩、顾永宏。
(三)忠诚的共产党员
陈再荣,龙泾十七队人,1915年生,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任石佛浜村农会大组长,1958年担任龙泾种畜场负责人。一生对党忠诚,勤恳为党工作。1978年,因患肺病去世。临终前,他右手握拳,微微抖动,嘴里喃喃细语:“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追悼会上,龙泾党支部书记薛天德带领大队领导班子前来吊唁,赠送花圈,以表哀悼。
五、石佛浜的姓氏
石佛浜有4个村民小组,小圩上龙泾村十四组,主要是顾、邱、陈三姓;港南龙泾村十五组,有顾、李、陶、张等姓氏;港北龙泾村十六、十七组,有陈、顾两姓。陈、顾是石佛浜自然村的大姓。
第四节 吴家埭
吴家埭自然村东临任家湾自然村,南连龙泾自然村,西靠杨家荡,北接江泽自然村。辖南仁圩、分南圩、分北圩、曾字圩、牛字圩、塞字圩、麻字圩、七字圩8圩,面积756.78亩,其中水稻面积107.5亩。2015年,吴家埭自然村有7个村民小组,165户,476人。
一、沿革
明清时,吴家埭自然村属久咏乡二十九都;民国时期属第六区;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属芦墟区龙泾乡。1958年9月至1961年2月属卫星大队,1961年2月,吴家埭自然村从卫星大队划出,与任家湾自然村组成火箭大队,吴家埭自然村有火箭大队第五队、第六队、第七队、第八队、第九队、第十队、第十一队7个生产队;1981年11月火箭大队更名吴湾大队,吴家埭自然村生产队不变。1983年7月,恢复乡建制,吴家埭自然村有吴湾村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第十组、第十一组7个村民小组。2003年并入龙泾行政村,吴家埭自然村有龙泾村第廿二组、第廿三组、第廿四组、第廿五组、第廿六组、第廿七组、第廿八组7个村民小组。
二、村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吴家埭自然村三分之二是穷苦农民,靠外出做长工度日。新中国成立后,穷人分到土地,生活自给自足。三年困难期间,村民生活水平回落,一个青壮年男劳动力的年收入不足百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5年,村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至2015年,吴家埭自然村住房总面积2262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47.5平方米。其中平房面积1740平方米,楼房面积19765平方米,别墅(5幢)面积1120平方米。
2015年,吴家埭自然村有轿车68辆。
表3-4 2015年吴家埭自然村住房情况表 面积:平方米
三、社会事业
1950~1952年,吴家埭自然村有私塾1所,1964年转为公办小学。1986年,吴家埭小学和任家湾小学合并为吴湾小学。2001年8月,吴湾小学并入龙泾小学。
至2015年,吴家埭村道,总长527米,路面宽1.5米,水泥路面。吴家埭自然村有公路桥2座,吴湾桥和麻字桥。农用桥有位于埭上港的吴家埭桥,1976年建,水泥拱桥,长25米,宽3米。麻字小桥,1978年建,长16米,宽2米。七字港桥,位于七字港,1985年建,水泥拱桥,长20米,宽3米;2015年改建成水泥平桥,长20米,宽4米。牛字桥,2015年建,长20米,宽4.5米。
四、吴家埭的姓氏
吴家埭有7个村民小组,港东南片龙泾村廿二、廿三、廿六组,主要是吴姓,其次为陈、徐等姓氏;港西北片龙泾村廿四组,有吴、姚、郑、戴等姓氏;港西、南片龙泾村廿五组,有张、吴、姚、陈等姓氏;港东北片龙泾村廿七、廿八组,主要是戴、姚两姓。吴家埭以吴为大姓。
五、古迹
法华庵,在吴家埭自然村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又修。民国13年(1924年)废。